24、上学(求收藏)(1/2)
尹主任得到确实的消息,以请示上级为名,暂时离开。
小东河村外,不远处停了一辆军车,车上有电台。这时候的国内,电话基本上只通到乡一级,民用私人电话还没有发展,而小东河村这样的小村庄,电都没通,更谈不上电话了。
尹主任这是有备无患,有新情况,可以随时和上边联系。
自从国家政策调整,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如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除了上城那边有一家独资企业,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外资进入。
零星的小的合资企业,尹主任没听说过,或许特区那边有吧。在尹主任看来,自己都没听说过,恐怕即使有也是没啥规模的,否则一定会见报。
尹主任将情况做了汇报,省里立即做出决定派出记者进行相关报道,而港城,岛城方面得到来自省城的消息,也派出了记者。
涉及到上万美元的投资,虽说不大,对齐鲁省而言,可有可无,然而这是个好苗头,省里刚刚按照国家规划,搞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计划,就有外资投资,这可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改革开放,这些年,国家外汇紧缺,处于严格管制阶段。急需外资的国家,迫切希望有外资进入,同时对能够出口换取外汇的企业,予以特殊政策。
然而,现状是即使有邓爷爷出面,有一定规模的外资,进入中国依旧是处于观望中。
国外,欧洲,美国,包括近邻rb,对中国的改革,依旧是处于雾里看花阶段。
萧克勤老爷子,从美国回国探亲,决定搞一个实验性的投资,一旦能够确定国内市场,就会有更多投资。
尹主任判断这是一次好机会,打算接下来的几天,极力劝说上面能够予以重视。
让尹主任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齐鲁省派出了省一级的负责人,前往小东河村与萧克勤老先生会面。
而尹主任稍后得知了原因,萧克勤老先生的一期投资,除了资金,主要投资,还包括一套小规模的水力发电设备。
中国国内的河流众多,适合发展小水电的流域非常多。萧克勤老先生带来的设备,恰好可以弥补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空白。
此外,加上全套的食品生产线,包装生产线,相关的设施设备,已经全部抵达港城的口岸。
这些情况,引起了齐鲁省领导的重视。
萧楚午饭后,和范红英一起,带着新认识的两位姐姐去山里露营。
萧有福几个混小子,死乞白赖的跟上,同行的还有萧楚二叔带来的两位随行人员。
出村进山的路上,村里人不住地打量这些国外来的客人。引发了好奇,震惊,紧张,拘束,揣测,各种各样的心理。
最初的时候,萧有福几个人,面对洋妞萧淑妍,半个洋妞萧淑娴很是拘谨,随着彼此渐渐熟悉,几个混小子彻底放开。
“弟妹,这边的山林,原始风光很美丽,我真想一直生活在这里!”
萧楚听了堂姐萧淑娴的话,不由的撇嘴:“你要是看过村里人的真正生活状态,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范红英和萧淑娴,萧淑妍一见如故,相处的非常愉快,萧楚看这两位姐姐,对范红英没有一点介怀,这才从心底里承认这两个姐姐。
一行十一人,在山里玩了三天,相处的非常开心,山里的蘑菇,野果,野兔等野味,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其间,发生了一件趣事,萧有福几个人,看到同行的老外,名叫约翰的美国人,带着一种金属扁瓶子烈酒,嚷嚷着要尝尝。
于是,午饭的时候,一人喝了一口,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这哥几个还都带着醉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