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烧鹅出名了(求收藏)(1/2)
昌伯,全名陈昌,是搞运动的一年,从豫东逃荒来到小东河村的。
路上和家人失散,多年来,家人全无消息,一个人一直留在小东河村,帮着萧家养猪,养鹅。
萧楚带着母亲,范红英,昌伯来到学院西门,有福六个年轻人,已经将东西全部卸下来,等着萧楚到来。
“楚儿,这三间房子,你都租下来了?”吴阿珍看到连在一起的三间门面房,很是意外。
“是啊,妈,我想好了,中间这一间先空着,昌叔,在北头这一间开一个坚果店,买炒花生,核桃,大枣什么的,过些日子还可以卖苹果,梨什么的。”
“妈,你和红英,用南头的一间,就买咱们的烧鹅,至于香肠八卦,到时候看爸爸的汽车到了,在决定是不是要在这里出售!”
吴阿珍没想到儿子已经有了计划,很高兴:“你不愧是爷爷教出来的,做生意的头脑比妈强。”
萧楚有些小得意:“妈,这是钥匙,我先带有福几个去工地!”
“你去吧,这里有我和红英,昌伯!”
萧楚带着萧有福五个人离开,二龙选择留下来,学习手艺。
工地晚上,晚饭后,还要开工,只是时间不算长,干到八点钟收工。
萧楚带着有福等人,到了工地,恰好王队长正好走出工棚。
“王队长,您好,这是我的乡亲,来这里干活的!”
王队长还记得萧楚,点点头:“既然来了,就跟着干吧,干一天有一天。先干三天,看你们的情况定工资!”
“多谢,王队长!”萧楚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前门,塞给王队长。
从这个一天开始,萧有福五个人留在工地干活。砌砖,抹灰这类活,五个人都会干,王队长给了他们一天两块八的工钱,五个人都很高兴,工地管吃管住。
他们原来,在莱阳县工地干零工,一天不过一块五,最高一块八。
吴阿珍得知五个人干活的地方不远,就让他们下工了,回门面房来住,好给他们准备点吃得。
萧楚每天,早上早早起来,跑步锻炼身体,早饭后,开始上课,晚上在图书馆读书,每天几乎没什么区别。
吴阿珍,范红英,昌伯,二龙四人一起动手,打扫卫生,买家什,两天后,烧鹅店开张了,社区,周围的商户纷纷来道贺。
昌伯这边买了大炒锅,铲子,必备的东西,开始炒花生。三个大麻袋里面,全都是晒干的带壳花生。
因为,萧楚娘的烧鹅,昌伯的花生,都另有门道,所有开业第三天,才正式开卖。
这一天,恰好是周六,很多单位,周六基本上是半天班,下午比较清闲。
中午时分,平安街上,从海洋学院西门方向,传来阵阵香味。
“老张,这是什么香味,太香了!”
两个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走出市政府大院,就闻到一阵馥郁的香气。
“好像是肉的香味,猪肉不像,好像鸡鸭的香味,也不太像!”另一人答道。
“老张,走,去看看,正好发工资了!”
两个人结伴,循着香味一路走来,看到了一家名为莱阳烧鹅的铺子。
“是烧鹅,还真没吃过上,就冲这香味,买点回去尝尝!老刘,你呢?”老张说着,在铺子门口的街边,停好自行车。
“都到了这儿了,肯定要买点回去尝!”老刘停好车子,跟着同事老张走向铺子。
“嚯,还要排队啊!”
老张,老刘到了铺子门口,这才意识到,门口排了一条长龙。
这年头,虽说买肉不要票了,可也不是完全敞开供应。
猪肉,豆腐一类的,都要一大早排队购买,去晚了就没有了。
有些人,为了买到好的猪肉,还要托关系。
“两位大叔,来尝尝我们莱阳烧鹅!”
范红英,二龙,各自端着一盘子,切碎的烧鹅,免费让过往的人们品尝。
这附近,中午下班的,大都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有附近的居民,学校老师。
“真会做生意!”老刘,老张各自拿了一小块,尝了一口,顿时满口的香味。
“太好吃了!”
老刘,老张本来不太想排队,尝了烧鹅的味道后,立即被香喷喷的烧鹅吸引,排到了队伍后面。
“您来多少?”吴阿珍负责收钱,昌伯负责称斤,两个人分工合作。
“一件多少钱?”
“今天优惠价,三块五!”昌伯答道。
“这么贵?”问价的顾客嫌贵。
“大妹子,我们这可是烧鹅,熟的,您去市场买只鸡,也得十三四块。买回去,还要拔毛,开膛破肚,才能做熟了,是不是!”
买烧鹅的中年妇女,想要便宜点,还没等她再说什么,后面排队的不乐意了。
“我说你买不买,市中心那边熟的猪头肉,还五块钱呢,不买挪窝!”
“是啊,你不买,我们买!”
因为烧鹅的味道好,再加上开业优惠,买的人排了一条大长队,从店门口排到了居委会门口,又转回来。
现如今,生肉一斤都三块多,吴阿珍的烧鹅熟肉买了生肉的价,想吃肉的肯定都会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