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大胆构思(求收藏)(2/2)
农业部领导,周老等再场的人,都以为萧楚会根据东方明珠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作为依托,发展这块三点五万平方公里的地域。
“萧楚同志,你的计划,似乎脱离了你的战略计划?”
“不,各位领导,这块地方,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薄弱,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农牧业产业开发,必须逐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才能逐步发展农牧业以及相关的深加工行业。”
“最初的三年里,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投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产出,不能完全依靠投资,也不能盲目增加产业。”
萧楚的计划,是要逐步恢复环境条件,这里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沙地,半沙地的荒地,附近有河流,侵蚀土壤,对该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当地,原有的农牧民,已经离开,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三个小村庄。
这三个小村庄,人口不多,经济落后,因为当地环境这些年恶化,并没有什么产业,只是简单的依靠种地,维持平日里的生活。
“这三个小村庄,距离河流不远,我的第一步,以这三个小村庄所在区域,为发展区域。”
“建一个蔬菜大棚示范基地,花生油为主的食用油厂,待有了效果后,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口。”
“到时候,建学校,医院,保证更多人口可以安心居住。”
“经过第一阶段的准备,有了更多劳动力,接下来开始养牛,以奶制品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萧楚的以经济增长,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不断地形成产业链的思路,得到了农业部方面的认可。
这个计划,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的将是一段长期的努力。
再加上考虑到萧楚目前的情况,农业部领导决定这两年,先进性基础性的工作,在这片地方大力推广花生种植,禁止放牧,改变当地人的观念等等。
萧楚返回岛城,找了施工队去小东河村,随后又找到两位姐姐,色雷斯,凯瑟琳返美处理公务,恰好再次来到中国。
五个人经过商量,决定由色雷斯,萧淑妍前往防风林带地区,进行先期的开发。
至于资金问题,暂缓东方明珠产业集团的产能扩大,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投资食用油和蔬菜大棚产业。
同时这两个产业重心北移,节省的资金,用于防风林带地区的经济开发。
一切准备就绪,萧楚留在村里,确定自己上大学前,培育的果树,长势良好,明年就可以大量挂果,安排了蔬菜大棚,等具体事务后,返回岛城准备开学。
谁也没想到,一场潜在的暗流,正在岛城酝酿。关于年底,国家关于国企深化改革方案的传言,正在某一个层面流传。
接任郑耀光成为岛城领导的李富民,这一天,接到了一份报告,海洋学院农业示范园区发生了工人集体上访事件。
李富民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带人赶到了现场,位于岛城市西郊的东方明珠种植养殖示范园。
该示范园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当初岛城市借海洋学院,强塞给萧楚的小企业的职工。
萧楚除了保留五金厂,修配厂,橡胶厂,进行整合成立了运动自行车厂,其他企业全部停工待产,比如火柴厂之类的企业。
这一类企业,工人数量都不多,最多的五百人不到,大部分一二百人。
这些小企业,都是岛城作为开放城市,先行进行改革试点的企业。
李富民到了现场,结果准备要上访的工人,已经自行散去,紧跟着市食品厂开了职代会,要求重新自行生产经营。
当初市食品厂和东方明珠食品厂合资,最初的目的是这样,可结果,经过市政府讨论,有关方面的指示,再加上市食品厂的意见,最后实际上的情况是代管。
也就是东方明珠食品厂对市食品厂进行管理,财务,销售,产品方面的革新。
萧楚回到海洋学院得知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全市这种情况很多。
没有发生此类事件的,也就是萧楚管理下的运动自行车厂,岛城黑啤,以及岛城啤酒这类业绩优秀的企业。
九月初,岛城市教育局陪着教育部的同志,来到学院,颁发助学教育奖章。
萧楚举办知识竞赛的同时,成立了春蕾女童助学基金,专门帮助失学女童。
“萧楚同志,感谢你在民间助学方面做出的表率,为此教育部颁发助学奖章,这位是教育部的许司长!”
许司长面带微笑,与萧楚握手:“我们是老相识了,是不是萧楚同志!”
许司长没官架子,平易近人,与萧楚很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