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对手上门(1/2)
陈久山回到家里后,越想越不是滋味..26dd.Cn
他们陈家兄弟六个,只有陈秀一个老妹妹,兄妹感情自不必多说,妹妹和刘文信离婚后,他们兄弟算是恨上刘家了,但横死的二兵总是陈家的亲外甥,虽然因为接触不多,和娘舅们不亲,但总有他大哥和妈妈在中间,所以,血脉亲情是无法割裂的。
那么,我们做得是不是太过分了?陈久山沉吟着。
他是陈家六兄弟的主心骨,很多大事都要他拿主意,所以,他需要谨慎,毕竟,对方是下届大书记的不二人选,对方的背景更是遮天蔽日,但是,好像妹妹和大农外甥怎么着也不会与对方妥协,那么,作为娘家人,他们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吧?
陈久山只觉得心烦意乱,偏偏,自家那婆娘又在一边添乱。
现在还远没到晚饭的时间,张玉琴却在外屋厨房里忙活得热火朝天,锅碗瓢盆叮当乱响,这自然是在撒气,是闷气,别看在刘家的时候她对着丈夫那么硬气,但内心里她是怕陈久山的,这是挨了几次胖揍后的结果,陈家的男人除了怕媳妇的,就是打媳妇的,总之都是混人,比较起来,那刘百万倒是模范丈夫了。
“要造反是不!”
陈久山在东屋的炕上扯着脖子喊了一嗓子。
张玉琴撇了撇嘴,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冲到西厢屋,她小儿子两口子住在这屋,她瞪着小儿子,压低嗓门,恶狠狠地说:“你大农兄弟没准正跟人干仗呢,你***咋还没事人一样!”
陈浩此前正跟媳妇王晓娟坐在炕上大眼瞪小眼,他们是怕自家老子的,也怕老娘,老两口矛盾时那是绝对不敢瞎搅和的,这时听了老娘的话,陈浩立刻怒了。
说起来,他们陈家这代的兄弟们跟大表弟的关系那是相当不错的,一是姑姑母子俩对他们好得没话说,另外,表弟那可绝对是个人物,别看人家岁数最小,但大家都服人家。
何况,这里是青龙山镇,既是表弟的仇家的地盘,也是青龙山镇的爷们儿们的地盘,血气方刚的他怎可能甘心当缩头乌龟?
王晓娟抢先跳下炕,轻声说:“妈,我们这不是得听我爸的指示么。”
张玉琴冷哼一声,那边的陈浩迅速穿好衣服,瞪了媳妇一眼,抢着道:“我叫上五哥他们几个,我们就在一边看着,不进那个院。”
看着小儿子冲出家门,陈久山平静下来,叹气:哎,还是老娘们儿有决断啊,而大农的事儿,让他们小辈儿的兄弟们参与参与也好,反正,大农那孩子现在好像真成熟了,不再是以前那种死倔横上的毛头小子模样了。
陈浩几个小伙子赶到刘家院外时,鼓乐队正吹奏着哀乐,显然,这拨文艺演出已经结束了,但还是有稀拉拉的人群散在院子周围,这些人显然是在等着下一拨演出,没准还有进去蹭饭的意思,反正刘老板家的流水席又不挑人。
陈浩兄弟几个远远站开,凑到一起抽烟打屁聊天,他们这代堂兄弟十多个,但在镇上的就这几个,都是三十来岁的壮小伙,大家聊的自然是表弟这次出国能不能给兄弟几个带回来点啥礼物,以及表弟啥时候能升官。
这时,几辆挎斗摩托开了过来,陈家兄弟笑嘻嘻指点:“这帮孙子,这大冷天的,也不怕冻死!”
说笑着,却见那几辆摩托停在刘家院外,噼里啪啦跳下六七个人,陈家兄弟几个面面相觑,来的人他们都认识,领头的是青龙山镇的民政助理和司法助理,跟班是派出所的几个治安联防员。
陈浩将烟头狠狠扔在地上,咬牙切齿地说:“***,谁家死人不办个仪式?偏偏到老姑家的时候就有人管?”
陈浩是有些眼色的人,他立刻判断出,人家这是打着纠正迷信之风之类的旗号来添乱的,并且时间拿捏得很是到位,现在刚好是演出散场的时候!
刘文信一直在院子里,大儿子去送那个女老师了,他只能在外面盯着,至于老娘和媳妇,就交给刚赶过来的几个老兄弟老嫂子们好了。
看到那几辆摩托后,刘文信紧走几步,拦在大门口,面沉似水。
“刘老板,你可是青龙山镇的大人物,咋还搞这种伤风败俗的勾当?哼,政府可是三令五申,破除陋规陋习,你这是顶风作案!”孟良斜着眼睛看着刘文信,孟良三十多岁,是安平孟家的旁支,在青龙山镇任民政助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