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筹备自行车厂(2/2)
“不行,我们一人要养一只。”赵文杰说完不等赵美晴反驳,抱着小狗就溜了。
“养就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宇国笑着说道,“养三头不是更热闹嘛!”
“你就知道惯着他们,惯出毛病了你负责吧!”赵美晴哼了一声也忙去了。
……
过了半个月的时间,赵永平从ri本打回电话。
“小文,那个自行车自动生产线一条要20万人民币啊!你看着这价钱合适不?”赵永平汇报道。
“20万就20万,先进两条过来,另外让他们配两个技术员过来指导。”赵文杰说道,钱方面还是小意思。
“这么贵会不会赔钱啊?”赵永平担心的问道,这个年代的人民币购买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还没发生通货膨胀,自然感觉很贵,要是放到二十一世纪,这么点钱,连零头都不够。
“保准赔不了,没看见现在买车都要车票的啊!没票还买不到呢!”这个年代的乡镇自行车工厂还没兴起,几乎都是国家垄断,什么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自行车,几乎都到一车难求的地步。没票又没门路,肯定买不到,这个行业做到九十年代依旧有前途。
“好,那我再去谈谈。”
“技术员一定要要几个来。”赵文杰强调道。
“知道了。”
……
那边在联系生产线,赵文杰这边早就开始修建厂房了,目前村子里的地皮紧张,要想再扩张就要把田地推掉了。赵文杰在花了10万才在他家门口那条小溪边的十多亩水田圈了下来。又斥资5万元建厂房和员工宿舍,一圈下来就马上让村里的工程队开工。力求在生产线到的时候就能开工。
没过几天,采购部就找来了一个叫马成皓动力工程师,是采购部从凤凰牌自行车的工厂里挖来的,工资自然是不菲,赵文杰开出的工资是一个月1500,没有足够的利益,肯定挖不过来的。
马成皓到了之后,赵文杰马上让他当自行车厂的总工,并且在周边地区招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