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龙哥哥(2/2)
戎瑞略微作了自我介绍,并且把路上小雪的事情告诉了小雪妈妈。
“秀芬,发生了什么事,小雪怎么哭啦?”
这时小雪的爸爸听到了小雪的哭声。从屋里面走了出来。小雪爸爸看起来很斯文,身上穿者西服,鼻梁上还戴着一副30年代丝眼镜,像是个知识分子。或者是政府职员。
“戎先生,太感谢了!……真是太谢谢了!”知道了小雪哭泣地原委,小雪爸爸紧紧地拉着戎瑞的双手不停地道谢。“戎先生,快请进来屋里坐。秀芬,快,泡一壶最好的龙井!”
熬不过小雪爸爸的盛情,主要是戎瑞实在是太喜爱这个小姑娘小雪了,半推半就之下,戎瑞四人便被拉进了小雪家的客厅。
进了门才知道,原来小雪家里条件还是蛮不错的,像是中产阶级地生活水平,屋里的摆设和用具也很时尚,都是这个时候比较流行的。小雪爸爸自我介绍叫费哲明,果然是在民国政府部门工作,他是国防部一名中校,还真看不出来。而小雪的妈妈没有工作,像这个时候的很多有钱人家的妇女一样,在家专心当专职太太,照顾子女。
“大哥哥,……”小雪和她妈妈端着一壶茶走了进来。
“小雪,不要没礼貌,应该叫叔叔的。”费中校说。
“没关系,小雪就叫我哥哥好了,呵呵!”看见小雪进来,小脸上也早已没有了泪痕,戎瑞很高兴。
“戎先生,这……”费中校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费中校,我们各交各的好了,呵呵!”戎瑞才不会计较地。
“大哥哥,你姓龙,小雪就叫你龙哥哥好吗?”小雪扬着一张天真烂漫的小脸问道,她想来是把戎瑞的姓听成了龙。
“小雪,大哥哥不姓龙。姓戎。”小雪地妈妈微笑着纠正道。
“不嘛!……我就叫哥哥龙哥哥,哥哥,我叫你龙哥哥好不好嘛?”小雪嘟着嘴巴,小眼睛滴溜溜地看着戎瑞。看着小雪可爱地模样,戎瑞和小雪的父母同时大笑起来。
“好呀,小雪。反正戎和龙也差不多,你喜欢怎么叫都行。”戎瑞憋着笑答道,龙哥哥就龙哥哥吧,只是眼前的小龙女年纪小了一点,呵呵。
“太好啦!”小雪得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妈妈,又对戎瑞说道。“龙哥哥,刚才,我问过妈妈了。”
“什么?”戎瑞有些奇怪。
“龙哥哥。妈妈果然说你不是坏人的。”
屋里地众人听了小雪的话,不禁又开心地大笑起来,笑得小雪的脸都红了。
费哲明中校很健谈,学识也相当不错,看起来有很好的家世。言谈之下,费中校居然还是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真是人不可貌相,怪不得年级不大就已经是国防部的中校参谋了。交谈之中,费中校对当前的局势似乎很担心,对日本人的野心他也很清楚。不过他把希望放在了以美国和英国为首地西方国家身上,认为西方列强决不会放任的。
对于费中校的看法,戎瑞只能报以点头和微笑,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看来这种观点果然在这时的民国政府甚至是军队里很有市场,或许是国家长期积弱的原因。人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强者身上吧。
费中校也很隐晦地问起戎瑞的身份,戎瑞当然不会告诉他实情,更不会透露自己跟国防部军购案的事情,只是说自己是做生意的,刚刚从美国回来。对于戎瑞的回答,费中校很识趣地没有多问。
戎瑞和费中校正兴致盎然地谈着一些有关美国的趣事,一个穿着德式军装,二十几岁地年轻中尉军官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大姐!……姐夫。不好了!”
“家林,慌慌张张地干什么?”费中校站了起来问道。
“小雪……小雪丢了!”
小雪的舅舅颓丧地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拿起桌上的水杯一口就喝了个底朝天。
“舅舅,你回来啦。对不起……小雪把你弄丢了,我向你道歉,好不好?”这时,小雪听到了舅舅的声音又跑了进来。
“小雪?!”
看见小外甥女好好地出现在面前,小雪的舅舅心上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但也非常疑惑。
费中校笑着把事情地经过详细地告诉了自己的小舅子,他这才恍然大悟。
“真是太感谢您了,戎先生,要不是您好心,
罪该万死,还真不知道如何才能向大姐和姐夫交待呢出,这位年轻的中尉是个非常豪爽的军人。“戎先生,我叫刘家林,是国民革命军87师师部的,以后要是用得着,您尽管找我……
“哦,大名鼎鼎的德械师,张将军麾下的部队。”戎瑞当然知道8师师什么部队,这可算是民国最精锐的部队了,是由德国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斯帮助整编地全德式部队。
“您认识张师长?”刘家林吃惊地问道。
“不不,你误会了,我只是听过张将军的大名罢了,呵呵。”戎瑞笑着摆了摆手。“87师可是我们中国最好的部队之一了。”
“当然了,龙先生,我们87师那可是装备精良,德国的军说……”
听者刘家林自豪地声音,戎瑞的心里不仅没有任何刘家林那样的豪情,反而有些黯然。费中校有些疑惑地偷偷打量着戎瑞,他的神情自然看在眼里,但费中校不明白,戎瑞为何听到精锐的87师时,怪的反应。眼前的这位戎先生,对眼下的时局分析虽只有寥寥数语,但费中校却听得出,实是把握住了其中最关键的地方。或许,从国外回来的人,比在国内的人看得更清楚吧。可是,他的眼神之中为什么竟会露出隐隐的悲哀来呢。
告别小雪和她的家人,文裕发现戎瑞的心情竟比刚从电影院里出来的时候更坏了。沿着夜幕下的南京街道,戎瑞默默地朝着金陵饭店走去。微弱的街灯下。戎瑞拖着长长地影子踯躅在马路上。看着文裕的眼里,此刻的首长出奇地有一种落寞的心情,一改以往意气奋发的样子-
五百挺防空高射机枪,五千挺班用轻机枪,两千挺重机枪,一千五百门迫击炮。二百七十门105弹炮,八百具反坦克火箭筒(克林福兰公司捐赠)。五十万发各式炮弹,三千万发步枪弹和机枪弹,三十万枚手榴弹,四百枚水雷。二百辆道奇四吨军用载重卡车,三百五十套战场无线电装置,一套野战医院设备,一百吨军用药品。一百吨的武器零配件。以上军火采购地总价值,正好是一亿美元。这是三天后,戎瑞拿到的军购小组经国防部和财政部共同审定的军购清单。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坦克、150炮和战防炮的采购计划,减少了弹药和炮弹采购数量,并增加手榴弹和水雷的数量。另戎瑞遗憾的是国防部和财政部最终并没有认识到防坦克装甲武器的重要性,而且还大幅减少了医疗设备和药品地采购。戎瑞无奈地摇摇头,自己已经尽力了。
国防部和财政部或许把军火来源的希望压在了德国人身上,或许其中还有蒋某人这位最高当局的意思。殊不知,德国人这一来源是极其靠不住的,这倒不是说与德国的关系如何。而是一旦大战全面爆发。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结成了法西斯同盟,中国势必要选择自己所处的阵营。或许国人并不关心纳粹德国与意大利的黑手党,但是,绝无可能与日本人同在一条战线上的,否则就成了天下之大笑话了。别说中国人自己不答应,就是英美等国也必定会打消蒋某人的这种滑稽念头。
关于军购款项付款的问题。国防部和财政部经过协商之后,倒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戎瑞地意见。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戎瑞的捐赠在内。军委会之所以通过这个军购案,很大程度上在于只要三千万美元的现金,就取得了市场价格起码在一亿两千万美元以上的军火,这是一笔无论如何都划算的买卖。这个什么戎瑞以及他的克林福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既然他有爱国心,那就让他好好爱国好了。何况以后还有每年不少于一百万美元地捐献呢。至于什么猪鬃,虽说过然是重要战略物资,但毕竟价值不大,就是把全国的猪都杀光了。恐怕也凑不齐两千万美元的吧。按现在的市价,由戎瑞的克林福兰投资公司包销,以后每过两年价格递增百分之十五,这应该是不错的主意。外汇,重要的是外汇。
关于给予戎瑞的克林福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地区矿业勘探、开发与开采权地事情,财政部、国防部还有国民政府矿业委员会的头头们意见不能完全统一。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行为,笑话,将国家矿业资源的三权交给一家外国公司,跟前清政府有什么区别。一旦军购案地这一条被捅了出去,势必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如何向国人交待。以孔祥熙为首的另一派则不这么认为,从经济角度看,这个所谓的权力实际上对国民政府百利而无一害。克林福兰投资公司提出的矿业资源勘探、开发和开采权仅仅局限在贵州、北、川北和汉中地区,这些地区除了汉中已经有大批矿藏资源发现之外,其他的地区还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到底有没有,勘探开采了才知道。人家自己出钱出人出技术,有什么问题,要是国民政府自己勘探的话,猴年马月也不知道呢。再说了,想要自己开采的话,这前期大量的经费呢,谁出。
孔祥熙的财政部和国民政府矿业委员会都是经济方面的主管单位,自然是行家。戎瑞和他的克林福兰投资公司只要了十五年的开采收益权,要求其实是不高的,这一点可以查阅前清政府以及国民政府之前与各国签订的类似条约就知道了。矿业勘探需要多长时间,恐怕谁也说不好,能不好的话,多达的花销都要白白投进去,颗粒无收。即使找到了可供工业化开采的矿藏,建设期也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实际上留给克林福兰的公司的开采收益时间是不很多的。从这一点上说,戎瑞所称的爱国之心应该是真的。他不是说了嘛,十五年时间一到,矿山全部归国民政府所有。这种好事情,哪儿找去,谁便找个美国佬或者德国人试试,不砍你个三五十年才怪!
不过有一点,第一批货应该先交付,而后者三千万美元的现款才会支付。毕竟这个美国克林福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公司,即使看起来够实力的,还是小心为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