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谈兵论战(1/2)
“哪儿学的……呵呵,我的义兄曾经是二十九军教导队的教官,正牌的黄埔生。”戎瑞想也不想就回答到。
“黄埔的?”刘亚楼狐疑地看着戎瑞。黄埔毕业的人刘亚楼见过不少,他的第一师里面就有好几个,**军团长不也是正牌的黄埔生嘛。可是,戎瑞所说的理由怎么觉得有些不是理由,但具体因为什么他却说不出什么来。
“怎么了,这种活不是一个指挥员必备的能力吗?”戎瑞被刘亚楼看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你说的是没错,可是……可是你的基本功也实在太好了一些吧,要不是你刚才说自己是军委特供局的,我还以为你是黄埔、伏龙芝或者西点毕业的部队主官呢,呵呵!”刘亚楼摇了摇头。
“真的可以吗,我还以为得多学着点呢。”戎瑞没想到刘亚楼会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没错,的确非常好,我这个当师长要是没看出来,脸往哪儿摆呀。”刘亚楼郑重地点了点头。“呃……我跟你说个事,这个……你能不能把握第一师的几个参谋人员带一下,让他们好好地学学,我们实在缺这方面的人才呀,怎么样?”
“跟我学?……呵呵,我说刘大师长,你没开玩笑吧?”戎瑞愣了一下。
“对,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就是让他们跟你学。”刘亚楼一点都不像开玩笑的意思,看清他是赖上戎瑞了。“你不知道,我们吃过这方面的亏呀。”
“呃……行,不过你得等过年以后。而且也不是跟我学。”戎瑞想了一下,点头说到。“是这么回事,你说的这个事情,正好有个机会。军委正在筹划开办一个专门地军事技术学校,我可以向军委建议开设军事制图这个课程。呵呵,我跟你说,这个教官倒是现成的,比我可专业多了,就是……算了。反正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专门的军事技术学校?……真的,我怎么没有听说……”
“没错,这件事情我知道一些。”戎瑞没全跟刘亚楼说实话,毕竟他不在知情的范围之内。“这个专门学校是秘密开设的,将从各部队转业军事技术人员中选送学员。专业方面嘛,包括参谋、无线电通讯、情报、后勤、医疗、军械等六个专业。暂时也只能弄这些了。”
“这就很不错了呀!”刘亚楼高兴地说道。“喂,你说说,军委最近是不是发大财了呀,动作不小嘛。”
“发大财?……呵呵,应该算是吧,不过更多的是形势所逼的缘故。”想到目前的国内局势。戎瑞地眉头皱了起来。
“哎,总参谋长叫你们呢,你们两个不专心听讲,在嘀咕什么呢!”
可不是嘛,戎瑞和刘亚楼两人都有些忘了是在课堂上听刘伯承总参谋长将军事形势报告呢。发现周围的学员们都在看着自己两个人。戎瑞和刘亚楼吓了一跳。差点就从双杠上掉下来。
“你们两位说说看,假如你们是日本军队的决策者谋划进一步入侵我国的话,会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进攻策略?你们就在位置上回答好了,说大声一点。”刘伯承总参谋长真是位宽厚长者,把问题又重复了一次,戎瑞心想。
“报告首长!”刘亚楼觉得自己是作战部队的主官。想了想便大声地答道。“我认为。目前日军兵逼华北,已经直接与国民党军队地平津防线接触。同时。华北是大平原地形,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开进。而且,华北是中国的腹地,经济地位非常中国要,仅次于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江浙地区。况且,中国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日本人不可能不明白。因此,我认为日军必将兵锋直指华北中原腹地。日军一旦进攻得手后,也一定会迅速南下包抄首都南京和江浙重地,企图把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兜住,割裂其战略纵深,压缩其生存空间,并集中重兵一举予以歼灭。报告完毕!”
“很好!”刘伯承总参谋长和**校长几乎同时赞赏地点了点头,戎瑞也悄悄地向刘亚楼竖起了大拇指。
“戎瑞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呢?”看来,刘伯承总参谋长是不想放过戎瑞了。
“报告首长,我完全同意刘师长地设想。”戎瑞一看躲不过去,便也大声地答道。“我补充几点意见。首先,从中日两军的战略态势来说,日军攻取华北的意图应该是十分明显的。这也符合中日两军的军事实力现状,能够有效发挥日军陆军地优势。请注意,我说地是日军的陆军优势,我想补充的是,我们必须关注日本海军的动作,并加以考虑。”
“你说说看。”**校长点点头。
“是!”戎瑞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总参谋长先前说到国民党集团内部的军阀势力相互之间的矛盾,而我要说地是日本军队海陆军部队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当程度地矛盾。众所周知,日本是个海洋国家,他们的海军在军队中占有相当高地地位,在其国家战略中优于陆军。但是,我们从日本的田中奏折中可以了解到,其向大陆发展的战略是非常明显的。而目前,日本陆军已经占领了东北,威逼华北,野心勃勃。在这其中,日本海军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并不多,而这就与海军的利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从而,我认为日本海军必不甘心于让陆军引领和主导对华作战。”
“你是说日本海陆军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咯,那么,你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刘伯承总参谋长打断了戎瑞的话。
“报告首长,这种依据并不难找出来。日本国内、美国和欧洲的新闻机构都有很多这方面地公开报道,稍加分析就不难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来。”戎瑞答道。“而且,世界各国关注日军的不少军事评论家都做出过这方面的评论。”
“你有这方面的资料吗,如果有的话,等课后送到总参某部来。”刘伯承总参谋长点头说。“你继续。”
“是,首长!”对于总参长的要求,戎瑞当然没有意见。“刚才,我提到日本海军必然要在对华作战中谋求自己的地位,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同志们请看我国的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京沪杭地区。这里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地区,国民政府的京畿重地,中国之心脏。只要拿下京沪杭地区,其战略价值绝对不亚于拿下华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这里的政治和经济意义要大于华北。加上日本海军拥有众多航空母舰和大型战舰的情况。一旦其舰队通过长江航道直插南京,就可以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给予南京国民党政府以巨大的打击。所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叫嚣短时期内打败中国地言论,我看并不是空口无凭的。”
“你是不是认为,日本军队将首先在京沪杭地区动手吗,从军事意义上说。这是捷径。”**校长从板凳上站了起来。
“这并不一定,我认为从日本海陆军竞争矛盾角度来说,不妨先大胆地假设一种可能性,很有可能是各打各的。”戎瑞想了一下,回答道。
“各打各的?……这可能吗?”学员中有人大声地问道。
“呵呵!……”戎瑞看了看那位学员。发现并不认识。“纯粹从军事角度理解。这的确不符合军事逻辑。但是,如果发动战争的这个国家是日本,这支作战地军队是日军的话,我倒是认为完全有这种可能性。”
“噢,很有意思的想法,你继续说!”刘伯承总参谋长饶有兴致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