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鱼上钩(1/2)
佩格莱利先生所说的事情,我并不清楚!”费拉列然地耸了耸肩膀“不过赫勃先生说对,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
“我没有问题!”佩格莱利小胜了一阵,对于费拉列特和赫勃的提议自无不可。“刚才赫勃先生所说增加驻军的事情,我原则上同意您的观点。不过这件事情要内阁同意才行,我无权决定,但我可以向国内建议这件事情。”
“谢谢,佩格莱利先生!”赫勃举起茶杯对佩格莱利说道。
“小事一桩。”佩格莱利点点头。“你也别指望,我估计我们的内阁即使同意,增兵的规模也不会有多大的。莱利上校,是这样吧?”
“是的,佩格莱利先生。”莱利上校微微一笑说。
别看赫勃和佩格莱利两位说得好听,其实增加上海租界驻军的事情戎瑞也已经听说了,那只是各国在上海侨民的呼吁罢了。不过有一点戎瑞倒是同意佩格莱利的说法,那就是英美两个或其他国家即使愿意派兵,规模也不会大,很可能是象征性的而已。美国的增加派兵力很可能是从菲律宾美军基地调派,英国大概也会从香港或新加坡调兵吧。只不过这种象征性的增兵,戎瑞很怀疑是否能够起到佩格莱利所说的震慑日军的效果,别到时候反而让日本人看透了西方各国在这个时候都无力顾及远东和中国的事实。
“日军已经着手组建上海派遣军,看来是要大打了。”戎瑞还真不想这帮洋鬼子们跑题了,谁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会举行这样的会:。
“不错!”赫勃点头说。“根据东京传来的可靠消息,日本内阁已经作出了扩大战争的决定,估计是他们的那位天皇点了头的。上海派遣军地组建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接下来就是什么时候登陆上海的事情了。”
“那么您觉得日军会在什么时候登陆呢?”戎瑞抽了一口雪茄问道。
“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吧,三个常备的主力师团大约在五万人左右,按照他们的调遣速度,这个时间差不多了。”赫勃向戎瑞笑了笑说。“到时候队的压力就会增加很大了。说实话,我觉得中**队很难受住上海的,尽管日本人说话往往吹牛的成分居多,但陷落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是地。我国政府也是这么评估地。”佩格莱利附和道。“瑞先生。您跟中国地国民政府高层都有接触。而且您本人又在国民政府地军事委员会任职。有什么内幕消息可以向我们透露一下吗?”
“内幕消息?”戎瑞笑了。“该有地消息。国民政府都已经公布了。剩下地事情。除了不能说地机密之外。恐怕我没有什么可以透露给诸位地。”
“哈哈!”洋鬼子们大笑起来。
远处又传来了巨大地爆炸声。但听起来只是日军方面地炮击。而中国方面地攻击行动似乎已经暂停了蒋介石和他地高级将领们接受了暂停进攻地建议。暂停进攻当然不会是罢兵休战。现在地形势已经很清楚了。除非日本人撤军。上海地战事已经在慢慢地滑向扩大化地境地。日军组建上海派遣军地消息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今天公布出来也说明日本人还是没有将中**队放在眼里。佩格莱利说得不错。日本人虽然狂妄。但与中**队相比他们地确有这个实力。
“本着人道主义考虑。我还是建议公共租界增设一些难民安置点。一旦日本人登陆上海。涌入租界地难民就会越来越多地。”戎瑞想了一下说。
“这没有问题。瑞先生。”赫勃看了佩格莱利一眼说。“我想佩格莱利先生那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地吧?”
“我?”佩格莱利愣了一下,心中暗骂了一句。“没有!没有问题!对了……有个事情我得向赫勃先生通报一下,我国政府已经决定将停泊在黄浦江和长江上地舰队撤往新加坡和香港基地,这个命令大概会在今后几天内下达。赫勃先生,你们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是不是也打算将长江和黄浦江上的军舰撤到菲律宾去呀?”
“是吗,撤军舰?”赫勃先生显然没有想到英国政府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我国政府还没有相关的命令,我也无法回答您的问题。不过,考虑到在沪侨民安全的问题,我国政府正在考虑一旦上海的战事扩大,将会用军舰把上海侨民中的妇孺先撤出来。”
“这是必要的。”班克罗夫特点头说。
“当然,侨民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佩格莱利又拿起了一根雪茄,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根了。“谁知道日本那些狗娘养的军舰和战机会不会向三二年那样时不时地光顾一下租界区的。”
戎瑞搞不定这家伙是不是以为古巴雪茄跟北平街头的冰糖葫芦一样便宜,佩格莱利拿雪茄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只见过一次面的温斯顿吉尔先生,那个胖乎乎的家伙也一样是个大烟鬼。据戎瑞所知,丘吉尔先生虽然嗜烟如命,但他好像活了不少年岁,就不知道佩格莱利这家伙能活多长,嘿嘿。
“这可很难说!”费拉列特同志撇撇嘴巴说。“第一次沪战争的时候,他们的战斗轰炸机不是有过直接朝你们打出的租界旗上扔炸弹的先例嘛,呵呵!”
“费拉列特先生,恕我冒昧地问一句,据我们所知道的非正规消息,你们的斯大林先生是不是有意要对中国进行援助呀?”奥斯顿先生看着费拉列特问到。
“当然,您可以不用回答这个问题。”
“援助?”费拉列特同志明显是在装傻。“要知道世界各国政府在中日战争的问题上至今都是奉行中立的原则,我国也不例外。不过,这并不包括中苏之间正常的军事贸易。”
“哦!”奥斯顿先生似乎接受了费拉列特的说法。
“费拉列特先生,把您刚才的话说给中国政府听听,我想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戎瑞放下茶杯问到。
“噢,可以!”费拉列特点点头。“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态度一向是明确地。”
“非常感谢!”戎瑞明白了,这位费拉列特同志应该不是苏联人民内务委员会的人,否则他一定会说需要向上级汇报并以正规的渠道通报这一说法。“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和
国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意见呢?”
“在我国政府没有作出进一步的指示之前,我想我们的态度与苏联方面的意见应当是一致的。”佩格莱利先生惬意地吐出了一口烟圈。“不过有一点,相关的贸易将无法在交战区完成,比如说上海、天津等地,但我们的货轮可以在广州停靠。”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地态度已经通过国务院通报了中国政府驻美大使馆。”赫勃看了戎瑞一眼说。“除已经签约部分的交易之外,基本上地原则与大英帝国是一样的。”
“那么贷款方面呢?”这是戎瑞比较关心的问题,孔祥熙已经明确告知英美两国政府已经委婉地拒绝了中国政府的贷款请求。“先生们,据我所知,英美两国政府已经明确回绝了中国政府的贷款要求。不过,我想在这里先生们可以不用外交词汇地吧,说点实际的,呵呵!”
“贷款给中国政府显然是违背我国地外交政策的!”佩格莱利摇摇头。
“我同意佩格莱利先生的说法,这的确与目前我国的政策相违背。”赫勃先生向戎瑞耸了耸肩膀。“瑞先生,您要知道这是外交,我们也没有办法。尽管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希望我国能够为中国政府提供政府贷款,这将对我国和世界都是有利的。不过您可以问问费拉列特先生,也许苏联方面会有所表示地。”
“难道我国政府会违背通常的外交惯例吗?”费拉列特同志学着赫勃地样子也耸了耸肩膀。
“谁知道你们苏联是怎么想的!”佩格莱利先生哼了一声。
“如果政府方面地不行,那么民间方式呢?”戎瑞举杯向众人笑了笑。
“民间方式?”佩格莱利、赫勃和费拉列特相互对视了一眼。
“是的,民间方式,就是政府不出面,民间地贸易还是不受外交原则限制的吧,呵呵!”戎瑞嘴上叼着雪茄,伸手在众人的面前比划了一下。“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说是规避某些不方便的地方。嗯……按照比较理论的说法就是委托贷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