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正道齐聚(1/2)
三天一晃而过,王凡三天来一直在自己的房中修炼着《修道决》,运转着经脉中的灵力缓缓修炼。收藏*~网
第二天一大早,王凡起来洗漱干净,换上了自己平时穿的青色长衫,朝练武场赶去。
七转八转后,王凡赶到了练武场,王凡一出现,立刻迎来了王勇怨恨的目光。
王凡却是直接无视于他,观看起了场中两队各百余人的队伍。王凡知道这就是王家耗重资训练的三支军团中的“刀盾团”和“剑弩团”中的一部分了,王凡发现“铁骑团”却是未曾出现,想来武林大会在庐山中的卧龙谷召开,对于“铁骑团”多有不便的原因。
“刀盾团”和“剑弩团”皆由几个老者带领,想来他们就是王家的长老与供奉了。
“刀盾团”人人手持钢盾,腰挂长刀,身上铠甲鲜亮。
“剑弩团”却是手持重弩,腰挂长剑,背上背的箭篓中装着许多箭簇,一身的布甲却也显得不凡。
两百余人面容冷峻,额头两旁的太阳**高高鼓起,一看就是武学深厚的高手。
王凡暗暗心惊,不愧是王家花费重资训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要是自己被这些人团团围住,就算自己手段惊人,恐怕也要落个身死的下场。
这时家主王蒙慢慢走上了看台中间的大椅处,大袖一挥,坐了下来。
只见“刀盾团”与“剑弩团”前的两个老者纷纷跨前一步,朝着看台中央的家主王蒙微一抱拳,齐声开口道:“启禀家主,‘刀盾团’、‘剑弩团’精锐已经到齐,还请家主检视。”
家主王蒙扫视了“刀盾团”与“剑弩团”众人一眼,开口道:“大长老、二长老何必客气,你们本是我的长辈,这样不是见外了吗?”
大长老、二长老听言齐声急急道:“家主不可,须知礼不可废。”可见一家之主的权威之大。
家主王蒙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赞扬了“刀盾团”与“剑弩团”一番,随后开口道:“十年一度的武林大会将于庐山卧龙谷举行,我们王家此去,却要赶日落前到达庐山脚下的清河镇,晚上就在那里歇息,明早进往卧龙谷参加武林大会。”
言毕,诸人随着家主王蒙出了王府大门,门口却早已有下人在等候,牵着些一看就知道十分珍贵的马匹,这却是为家主、长老、供奉、王家这些少爷小姐准备的。
家主王蒙当即跃上了一匹纯红色的骏马,这匹马却是大梁国有名的赤血马,价值千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耐力极为持久。
其余诸位长老供奉也随即上了马,王凡等人却是最后才上的马。本来有些担心的王凡却是发现这些马匹非常通人性,安稳的很,不见一丝烈性。想来却是专门训练出来的。
见诸人都上了马,家主王蒙双腿一夹马肚,大喝一声:“出发。”
刀盾团与剑弩团却是跑步跟随。
一行人慢慢来到了奉安城的城门口,守城的将官一看是王家众人出行,立刻吩咐手下士兵大开城门,目送王家众人慢慢出了城门。
出了城门后,众人的速度慢慢提高,最后扬起一片沙尘,绝尘而去。
一路无话。
终于赶在日落西山时王家众人才到了庐山脚下的清河镇外。
早已有人在镇外等候,见众人到镇外立马迎了上来,纷纷拜见了王家家主、长老、供奉以及王凡这些少爷小姐。
见过后就有人上前牵过了众人来时所骑的马匹。一个应该是客栈掌柜的胖子引着众人走进了清河镇。
清河镇,取名于一条从庐山流出的河的名字。整个清河镇实在不大,主街道只有一条东西相向的清河街,客栈也只有一家清河客栈。客栈却是属于王家的。
来到客栈门外,平日里热闹非常的客栈今天却显得安静非常。今天客栈却是未曾经营,显然是等待王家众人的到来。
走进客栈,诸人吃过饭后,在客栈住宿了下来。刀盾团和剑弩团却是在附近人家借宿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王家众人带足干粮,徒步走进了庐山之中。
庐山的早上山中充满了淡淡的迷雾,众人都是抓紧时间赶路。
王凡却是暗暗施展了轻身术,这点山路对他来说却如履平地。王凡暗暗施展了灵目术,却是观看起了庐山的致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