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奴隶贸易(2/2)
在中原汉人看来,匈奴盛行的奴隶贸易真的是很野蛮。同时,这种贸易增加了他们对匈奴的畏惧,他们都深怕自己会沦为匈奴人的奴隶。正是这种畏惧,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攀比的念头:靠近匈奴生活的人羡慕那些生活在远离匈奴的地方的人,远离匈奴生活的人又羡慕那些匈奴人的生活。当他们在谩骂这种贸易的时候,他们又对这种贸易存在着好奇,私下里常常谈论着这种贸易,还有人甚至想过把当奴隶主的瘾,而变态的好奇心往往会滋生巨大的毒瘤。当然,他们在谩骂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匈奴人的这种贸易是对文化的忠实传承。匈奴人作为夏朝之后,并未将祖宗创立的奴隶制抛诸脑后,而汉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全盘否定使得他们在很多问题是都失去了理性考虑的可能。几千年后,一个中国人对此总结为一句“忘记历史就是等于背叛”,由此看来,我们与匈奴的文明相差了几千年,真正野蛮的是我们。那位后世人所做的总结正印证了“落后的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最终将被先进民族所同化”。
这集会日虽然才刚到,但这贸易市场已经人潮涌动了。沮渠桥与那来客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他们是唯一在拥挤的人群中移动的最有规律的人。而在贸易场所的其他许多人是冲着凑热闹去的,走走停停多看几个奴隶、多跟几个买卖者攀谈攀谈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那位来客早有预料贸易场所的人会很多,但他并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多得让他们在穿挤的过程中倍感阻力之大,在尚带余寒的早春他们竟沁出来汗珠。
“哪里有汉人?”沮渠桥实在是走累了,拉了一个路人问道。
“汉人?你们怎么对汉人感兴趣啊!他们是一群没用的东西啊!”
“这不是便宜嘛!”
“这倒是!”
“哪里有汉人呢?”
“那!”那人颇有兴致地指点着,“你们现在所在的区域所贩卖的是那些负债的匈奴奴隶,这一块占地最多奴隶数量却不多处在交易场所的最外边,这些奴隶是最优等等。往里边去有左右两个奴隶贸易区,左边贩卖的是大夏的奴隶、右边贩卖的是大宛的奴隶,这些奴隶就稍微次一点。最里面一块就是最差的汉朝奴隶。不同的卖主之间用黄绳隔着,不同的区域之间用白绳隔着,很好分辨!”
“真是太感谢了!”经他这么详细地一说,沮渠桥已经全都清楚了。
“是啊,非常感谢!”与沮渠桥同来的那位来客说道,显然他也清楚了,“神灵会庇佑你的!”
这时,沮渠桥无意间看了同伴一眼,发现他站在那儿,眼睛好像在看着远处,那样子似乎是在交流什么。出于好奇,他便顺着同伴的眼神望去,但人实在是太多,他所看到的除了帽子便是脑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他咳嗽了几声,同伴方才回过了神。
“怎么了!我们走吧!”才回过神的同伴忙说道。
“该问你才是啊!”沮渠桥说道。
“噢!我没事,我们快走吧!”
“好的!”沮渠桥说道。
他们拼命地挤着往前去,越到后面他们越觉得买主很少,道路越发得通畅了。他们仔细地观察着贸易场所,果然有很多的黄线,走了很久他们才看到了白线,这让他们感到很兴奋,场地实在是太大了。
走着走着,沮渠桥与那位来客都不约而同地掩起了鼻子。里面充斥着一股薰人的臭味,他俩也都心里清楚,这味道是由于里面的奴隶很久没洗澡散发出来的。作为要出售的奴隶,主人通常是不会花很多的成本进去的,别说洗澡便是连肚子这些奴隶也未必能填得饱,奴隶们被饿死的事并不新鲜。里面的这些奴隶实在是太差了,属于那种长期积压品,越往里这种味道越重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总算他们挨到了汉奴隶的所在区域,那位来客的眼睛飞快地搜索着。很快他的眼睛扫到了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奴隶身上,他长得很清秀,仔细端详之下可以发现他的脸上的稚气尚未全部脱去。没有穿衣服,那暴露在外边的身躯并不厚实,看样子实在是弱不禁风。嘴上一圈淡淡的黑很明显那是尚未长硬的雏须,这胡须让他稚嫩的脸看上去很别扭。
沮渠桥越发感到奇怪了,他感觉今天他这位兄弟绝对是有备而来,而且心中早就有了目标。而这就令他更感到很是好奇了,他叫自己陪着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自始至终都没有问过自己什么意见。
这位同伴很是满意地点着头,他很有把握就是这个人,于是他让沮渠桥问那人是否认识禇极,结果完全在预料中。原来这个奴隶是毒王禇极的的关门弟子,名叫卫狂,多年前他外出购药不幸被匈奴人抓获沦为了奴隶。这个匈奴人为何要问他是否认识毒王?这其间是否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