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相望之痛(1/2)
呼啸声中,列车隆隆进站,望着外面蒙蒙夜色,周复缓步下车。出了站台,迎面吹来嗖嗖冷风,不由一阵趔趄。京华重地,毕竟不同于沿途漫漫黄沙中的边陲小城,夜色虽然清冷,市面依然不减繁华。虽地处郊区,远处街市车来人往,沿街店面行人不绝。
出了东郊站,只见民巷路一望无边,幽深而狭长,以广场边的诛仙桥东西为界,分为民巷东路和民巷西路。踏上诛仙桥,周复看着桥头石狮虎虎生威,围栏石刻上“诛仙桥”三个字依桥傍水,古遒苍劲,不知背后蕴含多少沧桑往事。
过了桥,*民巷西路,路上人烟渐少,光亮微微暗淡下来。周复琢磨着先找个店住下来,待天亮后再定行程。一路走来,却迟迟不见旅店。正觉疲惫,穿过掩映街面的两棵参天大树,面前豁然开朗,微暗的路灯下灯火渐明。抬头远远望去,竟似见到家乡的圆塔。揉了揉眼睛,渐趋渐近,颇见规模的四合院落,门楼是传统式的寺庙大门。一边用油彩写满阿拉伯经文,另一侧用砖砌成尖拱壁龛状图案,甚为华丽。方才远远看到的圆塔在门楼两侧各有一座,约有五六层高,圆形尖塔,与大门相连,显得肃穆威严。
周复凝神注视了一会儿,微觉辛酸,又颇感亲切。离家那么久远,居然又看到了熟悉的清真建筑。其实一路走来,中国北部回疆也有不少清真寺庙,只不过行程匆忙,沿路奔命,没有闲暇看到而已。定睛细看,门楼上方刻着“怀圣楼”,却不是阿富汗文,端肃凝重的隶书灰色大字,可能石料中添入了荧光粉,“怀圣楼”三个大字夜色下扑闪扑闪,熠熠生辉。
穿过门楼,院内东西轴线布局,楼堂井然,建筑整体呈现清真风格,稍有汉化成分,入乡随俗的清真饭店。一时也找不到旅店,周复索性*饭店坐了下来。大堂淡雅素洁,墙壁洁白,乳白色的壁灯下桌椅稀疏,人并不多。见他坐了下来,白衣素服的服务员走近上前。内心本想着这么纯正的清真建筑可能是伊斯兰人甚或就是阿富汗人开的,见服务员只是寻常的汉人小姑娘,周复微微有些失落。随意点了一些寻常菜肴,自顾自地低头吃饭。本不是挑剔的人,连日来中菜饭食也渐渐习惯,倒也未必都点的清真食品。
秋意渐浓,夜深露重。见饭店没有打烊的意思,自己也无意离开。吃完饭后,静静地靠着墙边伏在桌上。恍惚间,自己又回到了萨罗比的山里,山间的小道崎岖却亲切,夹岸两边的野花随着长流不息的萨罗比河流了就走,谢了又开……花谢了,明年会再开;但第二年开的,和前一年的总会不同……
迷迷糊糊间,一袭淡淡的幽香从鼻尖沁入梦中。微微睁开眼睛,朦胧中,似又看见了火车上见到的绿衣姐姐,她的衣服可真好看,还有那长长的睫毛……衣服倏地换了颜色,突然变成了紫色。周复猛然一惊,睁开双眼,完全清醒,哪里还是梦境,丁颜俏生生地坐在自己对面,倚墙而坐,呆呆看着自己,远远望去,容色较之日间似又清减不少。明明分别才几个时辰,甫见丁颜,却如同一别经月,内心无端一阵欣喜。
见周复醒来,丁颜微微一笑,眉宇间却仿佛一簇哀愁,轻轻叹了口气:“你醒了……”周复不知如何接口,忙低下了头,不敢看她。丁颜不禁“咯咯”一笑:“你可真奇怪,大老爷们儿,哪儿有像你这么害羞的?”
周复讪讪地抬起头来,又瞧了她一眼,遇到她水汪汪的眼睛,心中只感一阵慌乱,身不由主的又低下了头。坐在她身前,只觉她吹气如兰,一阵阵幽香送了过来,几欲昏晕,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耳边听着丁颜轻声道“你不喜欢见到我?”当即摇头道:“没有!”
丁颜语声渐轻,缓声道:“也许吧,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的……”
周复听来,微微一怔,喃喃重述,抬头看着她:“丁姐姐,我喜欢你这句话,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的。我们不久前还在列车上刚认识,你还叫我到了北京来找你。真没想到这么快,”周复微微露出喜意,“我们又见面了。”
丁颜看着他喜盈盈地望着自己,却是一脸稚气未脱的傻样,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嗯,以后不许叫我姐姐。不是给你名片了么,以后就叫我丁颜。”
“不是你让我叫你……”丁颜闻声打断,微蹙双眉,薄含怒色:“我现在又不高兴你这么叫了。”
静坐了一会儿,两人均不再言语。顿了一会儿,丁颜身子微微斜躺,倚着靠背:“我刚下车回家换了身衣服,到这里约了人,没想到在门口看见你坐在这儿……”
看了看墙上的钟点,丁颜站起身来:“约了人,我先走了。你累了就先找个地方歇息,伏在桌上容易着凉。”
周复见她起身,刚准备问她怎么样可以找到她,话到嘴边,甫又收口。见丁颜一袭紫色长裘,背影渐行渐远,转了个弯儿,消失在了夜色深处的长廊拐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