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邂逅郭敬明,柳永如是说(2/2)
少年游·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敬明之后一部著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余并未目睹。总因抄袭之事甚煞风景。但《夏至未至》一书吾有幸拜读,其香樟之浓郁气息至今萦绕面颊。故事并无甚新意,而其人物触之心脾。铺叙之手法甚合我意。而其后半部*迭起,约乎凌乱仓促。旁人看来敬明是在写自传,却也无甚感人之处。吾每动笔,虽不似唐人李贺字字斟酌,却也经一番深虑才至此。望吾弟今后著书当三思而后着墨。另有一简名《悲伤逆流成河》。此书更不及《夏》之委婉清丽,而是任情绪舒展发泄,满纸阴云密布,似教人窒息一般。予以为,以十万字铺写一种情绪,倒不如编纂百科书卷存留万世。
定风波·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闻得敬明之连载巨制《小时代》第一季传及大江南北。争奈昨夜香衾一晚,不胜乏力,故并未参阅。但听得敬明自述已为人上,再不可述及广大学子之心声,且新作中不乏贵物罕品,在下以为此事要不得。鄙人词虽繁复艳丽,而其涉及之小阑、江楼、鸳衾、亭台等皆为生活寻常物件,更引人共鸣。至于文学创作,理应贴近大众,学那白乐天向*求教,此乃正理。万不可学那孔雀,自以为美,炫耀鲜羽,实则*其软肋也。
鹤冲天·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吾每忆往事,自觉惭愧。少时求取功名,怎奈朝中无人,上目无珠,妹妹落榜。自那烟柳丛中寻快慰,不想竟以此终了一生。余虽才艺甚高,造化弄人,多少凡夫白眼于我。于青史也未曾留得好名。余觉尔之世界更甚繁华。
有一所谓“娱乐圈”之物尤易污染。近闻敬明有意于此发展,依兄愚见还应再三考虑。此浮名虽甚诱人,却与文学抵触,怕是有损作品之格调。尔之青春还需君自把握,吾之建议望见谅。
此书系键盘所成,大不似笔管顺手。字句未经雕琢,仓促而作。
却道柳永敲完此文,忽见一人横眉怒目向自己走来,不免大惊。此人见柳永衣着怪诞,且并未缴费竟一屁股坐下,不禁怒从中来,一把将柳永扔出门外。柳永受了惊吓,又兼脑袋撞地,可惜一世词人现代之旅就此完结,从此再无人见过柳永身影。但这一篇博文却被纷纷转载,一发不可收拾。笔者乃好事之人,故将此事记录于案,供各君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