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十年苦恋 > 第四节 如何选择人生伴侣

第四节 如何选择人生伴侣(2/2)

目录
好书推荐: 伤感 守护爱情 逝去的昨日 逝去的梦 笙歌入梦来 生命中的爱 生命的遗憾 深陷其中的挣扎 上帝创造女人 伤心泪

美国西北大学终身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温奇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我们选择婚姻伴侣牵涉到一系列社会背景的异同之处,而且他认为我们寻找人生伴侣与两人社会背景及性格上的互补密不可分。健谈者往往会吸引一个倾听型伴侣,性格暴躁者可能会寻求一个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伴侣。

即使是耄耋老人,切身体会婚姻历程后忠告我们:选择人生伴侣一定要心意相通,或者,恰如温奇的观察:多数白头偕老的伴侣们可能源自相似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征。

因此,生活中有许多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情侣们步入婚姻的殿堂,而且姻缘美满,一生幸福。我认识一个家住芝加哥的传统的爱尔兰家庭背景的工人,深深爱上了一个信奉浸信会的非裔美国籍的女子。当他们结婚时,他们的亲朋好友都认为这个家庭摇摇欲坠。但是时过境迁25年后,他们的小日子依然如故:红红火火,且幸福美满。

原来该名女子喜欢她胸怀爱心、为人厚道的婆母,婆母勤恳踏实地料理家务,常去教会担当志愿者或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因此,她不考虑她与丈夫在种族、宗教信仰和其它许多社会背景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仍对丈夫一往情深——“千里共婵娟”。

犹太人乔治·伯伦与爱尔兰天主教徒格瑞斯·爱伦喜结连理,他过去常常引以自豪地说:他的婚姻就象他终爱的一场优美动听的乐曲,尽管格瑞斯风趣滑稽有余。他们俩共同拥有一定的社会异同:同乡且家庭贫困。然而,他们第一次同台演出促成其终生相伴。他们俩纯粹属于互补型夫妇:男人直心直肠,女人婉转幽默。

世界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夫妇”,几乎痛苦终生,比如一些骄人的年轻人结婚后变成了平庸的奴仆,人们戏称类似的爱情交易是半斤对八两,即公平合理。

当男人或者女人拥有某项特定资产,包括知识水平高、美貌超群、使人*的个性,或者腰缠万贯等选择人生伴侣就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例如:美貌超群者常与有权有钱的纨绔子弟匹配,富裕家庭的草包常与贫穷家庭才貌双全者般配。

事实上,几乎任何夫妻都可能天长地久,和谐美满。我的邻居驻足于一个晚会,晚会上,一个将近50岁的男人罗伯特冲口而出:“如果你的女儿计划嫁给一个年轻人并且愿意作家庭主妇,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除非你的女儿喜欢烹饪。”我说道“我想她是昏了头”。

“正是”,他的妻子随即高声附合。“罗伯特,你的问题真幼稚,你该洗*了。这事关键在于他们两情相悦,互相爱慕而已。”

我试图安慰罗伯特,指出年轻人选中她们的女儿作为人生伴侣,原因是他们的女儿拥有*妈公正大方的性格。

难道世界上真有一见钟情吗?又难道没有吗?无数的男男女女们坠入爱河,人们可能会立刻发现这些情侣们有着独一无二的相似之处。最普遍可能性是同读一本书或者是同乡。同时,他们互相尊重对方并承认对方有别于已的性格特点以便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

在那个度日如年的周末,我巧遇一个手握爱情魔杖的人,当时我就读康奈尔大学,是大学二年级学生,恰恰我患了重感冒,心情忐忑地与家人前往可特斯可山度假,我无奈地决定到处走走,心想总比孤孤单单的独自呆在客房里好。

当天晚上我正准备去晚餐,我的妹妹匆匆忙忙地冲上楼梯向我大喊:“只要你走进餐厅,你就会遇到你要下嫁的白马王子”。

当时我认为是妹妹“瞎胡闹”,但是事实证明我妹妹没有比这更金口玉言的了,我一看见他就赏心悦目。他也就读康奈儿大学,医学院预科生,顺便提及一下,他也患了重感冒,我与弥尔顿遂一见钟情。

弥尔顿与我同甘共苦牵手人生39年,直到他19*年离开人世。爱的洗礼历历在目,正如,里奇·弗洛姆所说的“夫妻双方感情磨擦碰撞,直至合二为一”,纵然我们俩各自不断变化、日益发展和昼夜兼程地努力践行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