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方向(1/2)
第九章方向
“韦卓,你的志向是什么?”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韦卓只觉得可笑.WWW.因为问话的主人钱乐之,正舒服地倚卧在树荫下,拿着桃子大啃,真是悠然自得。这样的懒虫,无论如何都跟“志向”两个字挂不上任何关系。
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回答道:“当神仙。”
这已是两年前的场景了,当年的弟子们都已练成了分情诀,离开桃花村,各自进入不同的道馆修炼。
出乎意料的是,进度最快的弟子并非最勤奋的王力,而是公认的大懒虫钱乐之,他只用三个月就进入了七情分显的境界——比韦卓还要快。用当时的教官吴用的话说,钱乐之天赋之佳直追大师兄无名,可谓百年难遇,而且此子性情洒脱,深合桃神宗的法门精要。结果,钱乐之被守一真人的大弟子妙山真人收做了徒弟,乐得他逢人就吹,趾高气昂不可一世。不过,后来钱乐之才晓得,自己收的第一个小弟——韦卓早被守一真人收为关门弟子,竟然成了自己的师叔,不禁深受打击,足足五天没出门,要喊韦卓作师叔,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好在后来得知他师父妙山真人当年也有过相似的经历,而韦卓也依旧喊他钱大哥,钱乐之才慢慢好转了心情。
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钱乐之居然被妙山真人管得老老实实,每天在念月馆苦练不休,进度更是一日千里,很快到达了敛气期巅峰,上个月刚刚被遣下山历练,再回山时也许就突破到心动期了。当年的大懒虫,赫然成了第一天才少年,甚至被师兄弟们称作桃神之星,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韦卓还是住在桃花村的小院,除了定期上主峰听守一讲课,平常就练习剑法、读书、玩耍,两年来倒也过得逍遥。但是从今天起,韦卓就真的可以做神仙了,因为,他昨天刚刚过了十二岁的生日。
马上要搬去主峰合心馆居住,看着住了两年的小院,韦卓很有些恋恋不舍,前一个家毁于一旦,如今,又要搬家了。
“小卓啊,大婶儿真是舍不得你走,来,这两个馒头带着,上山以后要是吃不惯,就还来大婶儿家吃饭吧。”
“小卓,大叔也没啥好东西,这把匕首送给你,留个纪念吧。”
“小卓……”
一般弟子光顾修炼,哪有时间玩儿?韦卓则不同,他在桃花村住了两年多,空闲时间倒是不少,没少到各家各户串门儿。韦卓人小懂事嘴又甜,今天帮这家看看羊,明天帮那家找找鸡,全村倒是没有不喜欢他的。可别小看这桃花村的村民,数百年下来,里面不乏前辈高人的后代、当家真人的子侄、悠然隐居的长老。这回搬家,韦卓收到了一大包礼物,没准儿就有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在里面。
因为村民们盛情挽留,韦卓中午才得以出发,沿着青石铺就的的山梯,一路向主峰半山腰的合心馆行去。
“韦卓师叔。”前面突然有人喊他。
韦卓仔细一看认识,走近几步问道:“孙易,是你啊,你不是随妙法真人修炼的吗,怎么会来主峰的?”
孙易也是当初一起集训的弟子,被掌管百草园的妙法真人收做了徒弟,不过他却是钱乐之的“对头”。孙易家里是大商户,这孙易也就是大少爷了,居然和钱乐之一样喜欢呼朋唤友、拉帮结派,这两个人都出手阔绰,于是很快就形成了两个小团体。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全是些十几岁的少年,自然摩擦不断。好在都是同门,平时训练也紧,还不至于到了帮派殴斗的程度,但领头的帮主——钱乐之和孙易,就难免相互看着不顺眼了,只要这两个人凑到一块儿,不是互相冷嘲热讽,就是谁也不理谁。但集训不过一年,其后大家就散到各处道馆了,说来两边也没什么大仇,自然不计前嫌,离别当天,钱乐之和孙易还以茶代酒,互相饯别来着。
“呵呵,师父种的翠心果熟了,让我送些来给守一师叔祖,现在正要回百草园呢。你又来听讲吗?”孙易走近了,笑着对着韦卓说道。
孙易是商人之子,多少比钱乐之圆滑些,虽然他比韦卓大上两岁,却依然以师叔相称。当年在桃花村,他虽然跟钱乐之闹别扭,但和韦卓倒还友好,毕竟韦卓人缘还是不错的。
“我今天起就搬到合心馆,开始学法术了。”
“对啊,你今年也十二岁啦,哈哈,那要恭喜咯。对了,你赶快上去吧,说不定还能分几个翠心果吃。”孙易的笑容却有点古怪,不过他平时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韦卓却也没太在意。
“翠心果?好东西啊,你跟着妙法师兄没少吃好的吧,看你胖的。”
百草园是桃神宗种的药园,里面都是奇花异果,妙法一门可谓近水楼台。加上这孙易身胖脸圆,又好吃喝,当年也没少在桃花村各处蹭饭,怪不得韦卓打趣他。
“那是那是,别看我师父小里小气,可还是挺疼我的,改天来百草园,我给你装上一麻袋怡口莲,包你吃到爽。”
怡口莲是一味灵药,味道是极香甜的,不过吃下之后就会通体麻木,只剩嘴里还有点甜味,因此得名。孙易这话也是玩笑而已,毕竟两人年岁相近,嬉闹也属平常。
不过韦卓心中却是一动,问道:“你真能给我装上一麻袋?”
孙易盯着韦卓,诧异道:“你真要吃?以前可没见你这么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