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风生水起 > 第七十一章 云海岂能困蛟龙

第七十一章 云海岂能困蛟龙(2/2)

目录
好书推荐: 无双三国 铁面侠 霸舞 原修 机战风暴 泰瑟尔世界之领主 千纸鹤 伪装面具 千回百转的爱恋 耀日神戒

“不用啦!”我叹口气,“小爷是钢筋铁骨方小刀,不是铜牙铁齿纪晓岚,屁股面功力深厚,这一点小伤,我还未放在眼里。”

那青年微微一笑,飘然而去。

那姓崔的太监瞪了我一眼,亦和众人跟着离开。萧四舞行在最后,走了两步,突然回身抱拳道:“恭喜,恭喜!”

我瞄了他一眼,问道:“喜从何来?”

萧四舞道:“狂风焉可逐巨浪,云海岂能困蛟龙!依方少之才能,徜若臣服于人,异日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我大笑:“听你这话怎么有点儿酸溜溜的意思啊?适才来的那人,是当今圣的第几个儿子?”

萧四舞向外瞧了瞧,低声笑道:“可什么也瞒不过你!今儿晚,萧某再来拜访!”

我看着他渐渐远走,细想片刻,终于微笑起来。这应该算是第二个关口了罢,挺过诸多毒打折磨是一个关口,现下是第二个。萧四舞跟适才那名青年应该不是一路人,却不知丫是站在哪个阵营里的?

十多位皇子,诸王争嫡,这种老掉牙的情节已经演十多年了。圣元帝笑看诸子争宠,圣元九年,太子朱迅祺被废,至今未立。自从我将火柴和肥皂的制作方法通过萧板板传了出去,便知这把火说不定会烧到自己头。

哥们儿无官无职无权无势,最有权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偷鸡摸狗帮的帮主,手底下管着鲁路和果篮子这么几号人。如今双脚脚筋被挑,内力亦无法使出。唯一倚恃并且为那名青年看重的,便是当年方家天下首富的名头和聚财之法。火柴和肥皂能为帝国户部增加多少银子并非什么大事,帝国如今最缺乏的,便是食盐一项。

因此我只写了一个“盐”字,那青年便即喜形于色。自古以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谓之“百味之王”,而五味之中,唯盐不可或缺。用现代的话说,每人每天需要6~10克盐才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同时盐是咸味的载体,是调味品中用得最多的,放盐不仅增加菜肴的滋味,还能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

帝国之盐产量极少,只在怀阳府和腾龙府两地才有盐池,此物乃是民生大事,贫贵富贱皆离不开,是以国家控制,避免商人囤积,谋取私利,更是帝国收入一项大的来源。但因为盐池太少,生产不出,因此只得严格控制,贩卖私盐的罪罚只次于谋反。

徜若哥们儿有法子整出更多的盐来,试问那青年如何不喜?帝国制盐,是从盐池中取出含盐的泥块,以水煮之,一斛水方得五豆斗盐。或是从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再加以煮沸晾制而成。又或是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帝国为争加银两收入,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盐民们只能世世代代积薪、晒灰、淋卤、煎盐,以致蓬头垢面、胼手胝足,所产食盐要全部交公,而其所得仅仅维持活命。为防盐民造反,帝国在其行动更有一定的限制,若出灶区需经官方批准,且不能持器械或三五人结伴同行,生活之惨无以形容。

有人曾作诗云:盐丁苦,盐丁苦,终日熬波煎淋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催征不让险天阻,公差迫捉如狼虎。苦见官,活地府,血比连,打不数。年年三月出通关,灶丁个个甚捶楚!

塞外恶鱼、破月等族之所以屡次扰乱帝国边境,便是因其居处并无盐池,懂治盐之法者极少,是以才会逐之不去。更有雪夷、苍月、盟重等国往来使者,购求食盐。帝国怀阳、腾龙两府,每年煮盐不过百余万石,但纵然如此,两府之地亦被誉为“两府盐税甲天下!”

我之所以敢写出这个“盐”字,便是因帝国如今无人晓得海水制盐之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阳光照射让海水蒸发……这种方法成本极低,但产量却比用井水煮制要高许多,徜若日光充足,风力经常,二至三个月便可成盐。

盐之一事既然重要,哥们儿便可趁此机会提出些许要求,料来我双脚已残,这些垃圾才不会拒绝。老是被关在牢里,小弟弟不见阳光,好像都不生长发育了,我***都快发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