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远行(2/2)
此话一说,倒引得大家一阵轰笑,把毕老也弄的是老脸通红。元朔虽然还是一张扑克似的冷脸子,嘴角却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嘴上却斥责着自己的弟弟,“老七,怎么和毕先生说话呢,毕先生是父皇也经常念叨的大贤。快向毕先生陪个不是。”
元初背对着元朔冲着毕苍龙做了个鬼脸,然后用嘴朝着元朔努了努,显是让毕苍龙替他说句好话,毕老却罕有的装做没看到。元初眼见孤立无援,只得老老实实的上前一揖,陪了个礼。
“哈哈哈,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七王爷给我做个揖真是不容易啊,恐怕这个事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毕老捋着那几根山羊胡子开怀大笑。“就为这件事,当浮一大白。”说完转身出了房间,不一会又挑帘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坛酒,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我十余年前埋在院子里老榕树下的百花露,当时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十年佳酿。到今天更是千金难觅了,今天既为七爷这一揖,更是为三位饯行,来!”说完拿出四只白瓷碗,一人递了一个。七爷元初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抢过酒坛子,右手迫不及待的拍碎了泥封。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传入了众人的鼻子。各人斟满还不待说话,元初已经喝了一碗,刘裕几人不禁相视一笑。这个七皇子确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所做之事毫不虚伪做作,心之所想,情之所致。虽有时失之卤莽,却并不讨厌,反而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热情豪迈的感觉。
闻得酒香,刘裕也有点情不自禁,赶紧一举杯,“在此,多谢毕老这一个月来对我的教导和提携,临行之前别无它物,只能借这杯酒聊表心意了。干”说完四爷、七爷和刘裕一起敬了毕老一杯。“叮”的一声,四只杯子撞到了一起,我们同时一饮而尽。慢慢体味,只感觉这酒入口醇香绵长,一入口中,立感唇齿留香,待得这酒缓缓滑入胃中,开始感觉似一股清流流过,一会工夫所过之处又渐渐的热了起来,竟然让人体会出冰火两重天的境界。一时之间,四人竟都深深的陷在这酒之国度而不可自拔。
待得一坛美酒下肚,也是起程的时候了,刘裕朝着毕老深深一揖,郑重的说到,“虽然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月余之日,却让小子所获良多,俗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先生与我亦师亦友,小子自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与先生相见。但我心可昭日月,日后先生但有所遣,小子必当竭力前往。”
毕老听了刘裕发自肺腑的话语,也是心里一阵激荡,沉默了一会,转身进了里屋。不多时,从里屋拿了一本书出来,双手捧着交给了刘裕,郑重其事的说道,“小裕,你我二人虽相识短暂,但却是交心之人。闻道不在乎时间长短,不在乎年龄大小,唯一心而已。这本杂记是我几十年来的所感所闻,不见于人世。有些是我的心得,有些也只是一些风闻的整理。对你有益有害也实难说的清楚。但我相信你是一个有主见,有信念的人。其中就有你最感兴趣的那件事。你拿去吧。”
说完递了给我。
从元朔、元初二人目露精光的眼神里,刘裕就可以看出这本杂记的价值,但是刘裕还是说到,“谢谢毕老对小裕的一片拳拳之心。但小裕实难从命,想来这本杂记对毕老来说也是一生之总结。我怎敢已一己之私,挥霍了毕老的心血呢?”
毕老满目慈祥的看着刘裕,“只是我的一些偶得,谈不上什么心血。放在我这里,难免陪我终老于林泉。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想来才是这本杂记最大的造化啊。小裕不是世俗之人,怎么也行这世俗之事啊!”
刘裕闻得此言,这才毕恭毕敬的将书接过郑重的放在怀里。这才与元朔、元初转身出了竹屋,上马奔新州府而去。这时听到身后传来了悠扬的古筝之声,所弹竟是前几天刘裕给他哼哼的古曲《高山流水》。刘裕随着这古曲缓缓的和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古筝之声随着刘裕的离去而渐行渐远,到最后终于袅袅而无可闻。刘裕知道在这个世界里,平静而悠闲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以后的生活将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但那才是一个年轻人应有的生活。这让刘裕想起了一句名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