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兵权划分(1/2)
第663章 兵权划分
道光坊里,睿亲王府火光冲天,熊熊烈火中高大巍峨的观海楼也付之一炬,大楼倒塌,满眼悲壮。
据说这把火是睿王赵满自己点的。
这个结果很出乎预料,比如唐振就认为,若战败,睿王会逃向莫州,毕竟在那里还有他的五个师。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当赵满听说赵挺战死的消息时,他就带着火雷登上观海楼。
他还让小儿子赵弗拿着赵满亲笔《罪己诏》和莫州虎符去找康王。赵满对赵弗说,只要我放下兵权,你十七叔不会对你们下毒手。再看一眼家里的那群智障低能儿,赵满苦叹一声,离开人世。
在苏御看来,王子赵弗是典型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就像《雄狗少年》里的眯眯眼胖子。难怪赵满会说出那句话。谁能跟这样的傻子计较呢?也难怪赵满那般绝望,除了赵挺,他确实是没有可以培养的儿子了。
而赵挺到底还是死在了“急躁”二字上,把赵满的一盘虽慢但形势大好的棋给搅合了。但据赵挺亲信说,并不是赵挺等不及,而是西门家族一直在背后催促。西门氏为何如此急切,而赵挺为什么会听西门氏的话,亲信也不知道。
可是这个谜题,曹玉簪好像知道,而且话里话外的,赵挺此举就是她逼出来的结果。
曹玉簪见贤王终于出手,与康王在皇城口对峙,她带着一大群太监来到皇城上。她先与贤王说话,再与苏御说话,而这时唐灵儿被人“扶”上城头。说“扶”或许是不大准确的,因为看得出唐灵儿不大情愿。
苏御很是纳闷,曹玉簪把唐灵儿带上城干什么?难不成要上演“用美人逼迫退兵”的戏码?凭曹玉簪心智,她应该知道这是没用的,毕竟兵权不在苏御手里。
这期间,双方的兵都退避一箭距离,只留下几个重要人物。
说着说着,曹玉簪大笑出声,撒野一般,笑声难听至极。
张云龙的第一师驻扎在城东三十里,曹圣的第二师驻兵城西三十里,也就是鹿桥驿附近。
赵家内讧,打得不可开交,到现在还在皇城对峙,这时曹圣的第二师进城了。
而八关部署,都要重新划分,也都是被二王平分。
贤王瞪视,指着城楼上的曹玉簪质问:“你到底有何证据?!”
这时苏御才搞明白,原来曹玉簪留了这样一手,可唐灵儿并没有配合她,把她气得瞪眼,还小声说了些什么,似乎是在威胁。
谈完城外,还要谈城里,二王把金吾十卫也分了。
至此二王手里各自把持十个师。
西门氏态度坚决,孟氏从中斡旋,最终两家敲定:免除唐家两千亿债务,并支持唐振收服河西走廊。唐振终于还是让步,放弃皇位争夺,让苏御去当主管财政的摄政王。
当战斗打响时,曹圣就感觉不妙,因为他没得到任何人的消息。他觉得这不是睿王的主意,而是赵挺独断。既然如此,自己也甭留在城里,于是绕路跑去建春门。凭借他在那里布置的人帮忙,闯了出去。
自此三家统一意见,出面为赵家当和事佬。
当时曹玉簪还不知道这些,她站在城头,拿刀架着唐灵儿。逼唐灵儿说话,可唐家姑娘宁死不屈的性儿,把曹玉簪给气得干瞪眼。这时贤王在城下冷笑,说曹玉簪多此一举。
康王赵棣却面带惊喜神色问:“那赵挺是谁的儿子?”
快马加鞭把消息送到莫州、相州、云州、郑州,进行新的权力确认。并要求一些军官回京。二王要重新安排监军等重要职务,换成自己的人。
同时三门阀又去劝康王,把康王抓到的贤王别院家属放出。但没直接放给贤王,而是分别存在唐氏、孟氏、西门氏手里。康王总不至于在这个时候与三家闹掰,而三门阀现在成了十分可靠的“中间商”。
可此时康王被张云龙包围,形势紧迫。若贤王下令攻打皇城,那康王、大兴皇帝、曹玉簪都要死。可这时贤王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罢兵,和谈。
会议到了这里,双方各自撤兵。曹圣的第二师刚跑回来,又退出城外。
听说睿王已死,贤王颇为感慨,不过他还没忘记争夺兵权。凭借张云龙威慑,最终康王做出妥协,交出六块虎符给贤王,其中还包括赵挺的第四师。
赵晃连滚带爬穿上衣服,连蹦带跳跑来相府,为了彰显“闭门思过”的成绩,他今天看起来格外规矩而有气派,狗熊般的高大身材,拉沉脸,看起来也很有高官风度。可苏御觉得,现在要是在他腰眼儿上戳一下,他能在地上笑到打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