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重整四师(1/2)
第665章 重整四师
第四师减员严重,武器装备损失也很严重。本来第四师被玄甲总督粮官赵挺打造成了钢铁之师,可经过这场大战,好些武器装备都被别的师抢了去。现在想往回要,简直比从疯狗嘴里抢肉包子还费劲。
通过各种关系,费好大力气,也只是要回来一些破破烂烂的玩意儿,后来苏御干脆不要了,决心自己打造。
玄甲军军费要从兵部出,可曹玉簪当然不会特意照顾睿王派系的军队,能保证基本运转就已经很给面子了。指望她多掏钱,门也没有。而睿王方面也没有多少钱,都是让各师自己想办法。
那些外地驻军可以在当地搜刮钱财,倒是能补充一些,可第四师去哪搜刮呢?
苏御总不至于用自己的钱,或者用唐家的钱武装玄甲军。但苏御并不着急,作为主管经济的摄政王,苏御正打算进行一次全国商业税改。
现在苏御的主要问题还是扩充兵力,和稳定第四师的那些旧部,到处安插自己的人,短时间内把人控制住,并提升士气。
凭借苏御过人的包容性,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一些逃兵也跑到第四师来。本来逃兵是要被追责的,可是经过第四师这么一洗,大家就没事了。
显而易见,苏御的行为被众人诟病,可苏御却不以为然。苏御把那些逃兵喊到一起,给他们做思想教育工作。此时的苏将军又变成了苏政委。据说他慷慨激昂的一席话,把那些兵说得痛哭流涕。
可现在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苏御手下的这些特务全是新兵,缺乏经验。让一群新兵蛋子带一个师,显然是不靠谱的。而苏御自己也不是军官出身,于是苏御打算从第四师旧部里挖掘几个能人。
部队里有一句俗语“能当都尉,就能当中郎将”,这句话是有些道理的,尤其是那些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缺乏上层关系,因此在军职上提升缓慢,甚至停滞。
苏御把原第四师都尉以上军官召集到一起,却只找来七个人。
苏御问他们:为何这个眼神你看着我?
一老卒鼓起勇气道:“殿下与牧王千岁实在是太像了,我等老卒早年跟随牧王,见到殿下,如见故人。故而惊叹。”
张瘸子就是牧王驾前军师张有田,本名霍宏勋,原唐氏门阀神策第十五师中郎将。牧王隐退后,张有田化名“文天鹰”,建立圣火教,培养张密、文一刀、文婉等人,两次在洛阳闹事。
后来牧王隐退,这个师才真正落到他的手里。
苏御去往承福坊,并没摆亲王的谱,而是去找南阳郡马田敢从中介绍。田敢老兄再次见到苏御,显得比以前拘谨许多,还要行君臣大礼,苏御一向随和,免去繁文缛节,直接去见张邯。
第四师构成很复杂,在十年抗胡大战中,已经换了好几茬人。再经过这次惨烈大战,剩下的安西军老底子不足三百人。而这帮人原来也不是一个队伍里的,有的来自张瘸子部队,有的来自张邯部队。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李甫,苏御给李甫安排了很多头衔,比如京统副指挥使,第四师副监军,军仓副校等,让他在各处都能活动,但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在地下。
这次九师大战,韩坚没参加,因为他被分配到睿王的第十师。睿王所属部队当然不能带着这个曹玉簪的明面特务去打大兴皇帝。估计是第十师着急开拔,没时间搭理他,否则应该先把他处决。
而她口中的大事就是给苏御改名、建府。
中郎将卫队长、亲王卫队长、京统指挥使卫队长,分别由秦白刃、吴杀金、杜聿担任。
早朝非常早,天还不亮就要出发,前一天晚上就要注意控制饮食,因为不知道第二天早朝会开到什么时候去。而大朝最不人性的地方是没有上厕所的时间。或许这也是曹玉簪懒政而没人抨击的原因之一。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邯病得很重,脚都快烂没了,其实他活得很痛苦,可在儿子张之魁的照顾下,他还顽强地活着。
“你自己想好了没有?”公主殿下坐在霄凤阁大厅正位,面色严肃。
苏御兼任第四师中郎将,督粮官是太监出身的邱垚,此时邱垚依然兼任京统情报处长职务。苏御对京统体系不会放弃,而且还有加大的想法,苦心经营的特务系统不能丢掉。
师参将,就是从七位老将军中选的一位,名叫石敢当,其它六位也都留在参将部。打仗时,参将部负责制定具体作战计划,所以这个部门必须是一群作战经验丰富的人。
苏御道:“名就不必改了吧,恢复本姓,就叫赵御好了。”
第一次被孟氏察觉并压制,未能成功,但也解除误会,第二次闹事,他虽因此丧命,死在老友张邯怀中,却大仇得报,烧死西门雄风及其家人若干。
赵丰的父亲是贤王嫡次子赵鼎。苏御没见过赵鼎,据说是个残疾人。前几日被康王的人逮来洛阳,后来安排在了承德坊。再后来回到贤王府,而以前的别院就不再去了。
今天苏御打算放下那些事回家一趟。可是刚回到家太长公主就来了,以前要跟着唐灵儿一起叫姨娘,现在变成姑姑了。公主殿下派头很足,刚一见面就数落苏御,质问道:这么久了,你也不去公主府商议大事,非要让姑姑找上门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