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735章 少爷的好小奴

第735章 少爷的好小奴(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真的是好男人 真实游戏:我曝光了旧日支配者 我的学习变质了 破产千金是全能大佬 看那一弯新月 原神之我真不是提瓦特剑神 诸天末世之开局解锁轮回眼 开局成为极速者 我的奖励额外多一半 诸天聊天群:我有增幅系统

第735章 少爷的好小奴

“理发”一词在宋代就有书文记载,比如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有云:“栉,理发器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论调源于儒家。但只有少数朝代立法规定发型,而立法规定胡须的就更少了。

所以古人并不完全遵从这个论调。就好似后世提倡阳刚之气,可还是有男人扎耳眼、戴耳环、留长发。除特殊职业要求,否则能把他们怎样?

而且有的朝代不尊儒家,比如尊法家的秦朝,观那些秦皇大墓里的兵马俑大多短髭,少须,或无须。

“髭”指的是上嘴唇的胡子。“须”指的是下巴上的胡子。“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髯”是耳前鬓下,腮帮子上的胡子。有的人没有,就把鬓角头发放下,装作美髯。

至于曹操惊马踏农田,进而“援剑割发以置地”,首先是汉朝独尊儒术,其次那是曹操的一场表演。

即便是在汉代,也有理发匠。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并且出现专职理发师,那时贵族子弟很流行削发剃面。

梁朝绝大部分男人都留短须,除非年轻或天阉不长胡子,否则男人最起码会留髭。因为不留胡子的人,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太监。着实尴尬。

慕容渠剃光大胡子,看起来干净利落,低头走在巷间,怯目避人,隐藏锋芒。这几日他一直藏在南市,待风头过去他才出来走走。看坊门口贴着的画像,他站在人群里,也没人认出他来。

同时还见到一张布告上说,一名游船伎人死于舟中,名唤张樱桃,要求苦主七日内去县衙认领,否则抛尸乱葬岗。当然,这只是个说法,事实上大多用草席裹着,还能给挖个浅坑,压一层覆土。

童玉擓着小筐来到国公府,门兵检查,筐里就是些果脯点心,问他所谓何事?他说替秦王过来瞧瞧纳兰禧。

樱桃是被金吾卫直接送来县衙的,难道因为那天慌乱,金吾卫没派仵作验尸?而到了县里,就直接往停尸房一丢?感叹像樱桃这样的沦落人,就是死,也没人在乎她……

后来老黄说:你是朽木不可雕也,你快放弃吧,省得浪费时间。

小太监也曾求老黄传授武功,可老黄却说,你去找那老不死的教你,他教你,一准比我强。可童玉害怕老貂寺,只求老黄教。可是老黄教他一些心法口诀,练了半个月,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我要去看看男贾美人。如果长得好,就把她约出来给秦王瞧瞧。”

“为何不去国公府瞧瞧……”

像这种事门丁都是报给管家,官家觉得没必要报告樊公妃,于是就领他进来。

刚走出坊门,车夫看了尸体一眼,可他刚扭回头,就听到一声女子闷哼,当时把车夫吓得浑身一机灵,猛地扭头,竟见到那死人举起手来。

想到什么,慕容渠立刻把盖尸布放下,心跳猛地加速。

两个小太监说说笑笑就来到纳兰姐妹所在小院。

慕容渠连忙跑去街上唤驴车,驴车不爱拉死人,他就多给了些银子。

童玉嬉笑:“纳兰慈,纳兰禧,哪个更俊俏些?”

小太监这句话说得很含糊,会让人误以为是秦王让他来的。可假如事后追查,他完全可以说是自己主动要替秦王看看。他是个太监,他想看谁都不犯忌讳。当然,别自作主张去看唐典韩浩就好。

看过布告,慕容渠犹豫了一下,可他还是走向宣教坊。打算去永康县停尸房看看樱桃姑娘的尸体。几天过去,依然没苦主认领,慕容渠心中悲切,壮着胆子进入县衙,拿出户籍册,说是樱桃姑娘的哥哥。

通报说,是秦王府里的人来看纳兰禧,这让男贾国美女有些紧张起来,连忙整理一下,端坐榻上,准备接见。

这帮没有品秩的皂吏,办事向来懒散,一直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路上童玉还问管家,公妃身体如何?

国公府前院小管家唐顺溜说,阿娘面如白纸,半身冰凉,站起就头晕,坐不能长久,对此症状太医也无有办法。

“唉,人生无常啊……”

此户籍册是姑娘哥哥的户籍,早年逃避战乱,兄妹二人走散。也不知哥哥现在是否还在人间,而那户籍册一直被姑娘保留着。哪怕沦落为伎人,也不曾丢弃。

“噢!有志气!”老黄大喜,高举拇指:“这才是我家少爷的好小奴。”

小太监心里清楚为何如此,秦王殿下现在是梁朝风云人物,身边缺不得高手保镖。而那白展也是太监,那秦王就没必要再带着童玉了。

“啧啧,纳兰公主真个俊俏,咱家秦王一准会喜欢的。不知公主喜欢什么,但凡说来,下次来看您的时候,咱家给您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