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安国公说(1/2)
第779章 安国公说
每次唐振从长安回来,大司马正殿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似乎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充分的理由来见唐振,然而大部分人都被秘书郎挡在门外,而他们要办的事,大多也都是秘书郎在解决。
这样的一天,也一定是恬静忙碌的一天,不过恬静大姐姐应对自如。
苏御有些惊叹于恬静的记忆力,她似乎能记住每一张脸。她不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她负责在这里疏导、引荐、阻挡。尤其要应付一些自以为身份不俗的“老干部”。他们情绪激动,絮絮叨叨。
她听苏御建议,准备一百张竹制号码牌,可今天还是不够用。她就用纸来写编号,继续发下去。
任何时候见到唐振,见到的都是一个团队。
现在苏御身边也开始有人,比如秦王殿里的那些秘书郎。当然唐振身边的人更多一些。这不奇怪,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长安道的皇帝。而现在的大梁朝廷,更像是一个联合国。
苏御老早就注意到唐振身边的那群秘书,基本是固定的,偶尔也会更换。
当秘书们干的时间久了,很多事都能自己做决定。
但什么事能做主,什么事需要询问唐振,这里需要拿捏分寸。一些不能拿捏分寸的人,就会被别人代替,直到唐振选到合适的人为止。所以大人物身边的那些老秘书们,各个都是人尖子。
小姑娘走路非常轻,正常速度移动,感觉她是在地上漂,几乎没有声音。
若大兴皇帝夭折,在皇族内部来看,张云龙、赵准、苏御最有可能登基。因为那时康王已不再支持或阻碍任何皇子去当皇帝;可从门阀角度来看,张云龙没有门阀背景,反而更容易被接受。而赵准一直是西门氏支持的,苏御是唐氏门阀培养的。
老黄已经三天没回家了,一直藏在这里。
苏御认同地点点头。
说到后来,唐振是以一种聊家常的口气在说话。
“听说劲锋遇刺?”
苏御身边就缺少这样一个人,觉得马修有培养潜质,可惜他文化水平稍低了些,现在只认识几百个字,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可不久后望楼上人影一闪,负责瞭望的兵突然身子一挺。可那当兵的并没有倒下,而是保持这个“一挺”的姿势站在那里。
他心里当然清楚,现在苏御当不上皇帝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康王,而是孟氏和西门氏的强烈反对。但在这个问题上,那两家与康王一个鼻孔眼出气,提到“康王”两个字,代表的更像是一个集团。
苏御说,唐灵儿抱着一摞文件来见唐振可能要浪费感情。果然,唐振没让唐灵儿做述职报告,安国公还是对国家大家更感兴趣……
“哦?十八哥知道在哪?”
屋里只有四个人,唐振、苏御、唐灵儿,还有那个身材矮胖的婢女。
可即便如此忙碌,他也要对这连续两次的税改赞美一番。他说,土*税改让唐家不再为军粮发愁;商业税改,会让唐家尽快恢复元气。不出十年,唐家的外债一定会抹平,困扰唐家几代人的债务问题,终于见到曙光。
唐振耿耿于怀地道:“凡羽曾对我说,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大展宏图,可在我看来希望渺茫。我也想不到明白康王为何非要支持那个小皇帝。难道他是想赌一把,赌曹玉簪的儿子比眼下这些皇子更好?”
刚才老者的手指,像钢锏一样戳在瞭望兵的铁甲衣上,留下一个深坑。
苏御无奈道:“现在还查不出是谁干的。”
虽然现在王府里加强戒备,可还是没发现老黄的踪迹。至于那个当兵的,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就“中了一箭”。从铁甲上留下的痕迹判断,那箭没有箭头,而诡异的是没找到那支箭落在哪。
耶律崇光到底是不是被床弩射死的,到现在也没个准信。但“梁朝签约代表”“卫国军总监军”“鲁山郡王”赵晃回京之后到处嚷嚷,又没有人反驳他,就把这个论调坐实了。
这件事惊动内院,冯太妃的三个义女在王府里检查一圈,没发现异常,便成天留在庚王身边保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