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秦王进退两难 老黄忠心护主(2/2)
本来张之悌给张敏带两万人,之所以少一万,是因为张之悌战败,于是唤回一万固守太原。而张敏部继续带队袭扰第四师后方,断其粮道,攻占城市,牵制第四师不敢进攻太原。
“咬咬牙,一口气走到壶关,路就好走喽。”
山间路难行,带着几日干粮,很快消耗殆尽。战乱时,能弄到干粮已实属不易。老黄颇有些经验,去山间摘果子打猎,倒也能勉强维持。
谭沁儿在黄吕保护下来到晋城,可刚一进城就听说匪军杀来。
来到陵川,用老黄的话说,把我俩累成狗。
人有精神支撑,可毛驴疲惫饥渴,便不肯走了。而老黄沁儿也饥肠辘辘,于是让沁儿坐下来休息,老黄去山间寻觅些吃食。
到底是年过甲的老人,仅凭内力能支持多久?
这时探马来报,后方出现敌军,约万余,绕过绛州,杀去泽州。第九团抵挡不住,已带文官撤退,准备撤往潞州。
秦王觉得诛邪克之计可行,故命斥候闯过敌控区,给十一师送信。
这六千人不是常备军,待税改结束自然放归故里。
“这不是普通的毒药,而是铁线蛊。我没救了,你们别劝我了。”沁儿执拗地道。
二老奴心急,带着沁儿与逃难的百姓一起冲出东城门。
沁儿心疼二老奴,难过起来,欲甩下二老奴,独自行走去找秦王。可这两位老先生实在是不容易甩掉的。而且老黄还说,从那张金枝手里获得一颗舍利子,听说这玩意能治病,沁儿不要太绝望才好。
二老奴争执不下,老黄也担心错过治疗良机,于是二奴猜拳。结果老吕赢了,便带着舍利子返回洛阳寻求救治办法;而老黄继续陪沁儿去找秦王。
其实第四师想超编也不行,康王那边盯着呢。
当然喽,万隆帝卸朝,陈太后就开了斩杀御史的先河。从那以后,这帮嘴炮御史挨打就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但曹玉簪上台以来,真就没杀过御史。这也让御史的胆子变大了起来,竟敢直面指责手握生杀大权的秦王。
双方分歧很大,并未谈拢,各自离去。
毛驴拴在树上,绳子足够长,毛驴可吃草,可饮水,吃饱了就往地上一趴,休息起来。突然一群狼从树林里冲出,扑向那驴。沁儿一惊坐起,听身后有恶风,一扭头两匹狼恶狠狠盯着她,呲牙低吼。
在梁朝,御史是超然的存在。《大梁律》规定,即便是皇帝,也不可以斩杀御史言官,最多因为言不符实等罪打几下。除了皇帝,任何人不许以任何理由殴打辱骂御史,若御史犯罪,由皇帝亲自惩处。
之所以没跟着官兵一起向北走,是因为老黄说,一个营外加一个民团,一共才几百人,他们的存在反而更容易招惹敌人,我们应该分道而行才更稳妥。于是三人急匆匆奔去东北方向陵川县,而没去距离更近的高平县。
听说秦王已拿下潞州,二人便要从山岭间走小路去寻,这样能避免匪军。可毛驴车走不过羊肠山道,干脆把车丢弃,让沁儿骑驴。
老黄骂道:“你懂个鸟儿,这是毒蛊,麻佬都没有解药配方,太医有何办法?”
据说张氏起义军路过隰州时,两伙匪人曾相遇,张之悌之侄张敏欲诏安陈月,被陈月拒绝。陈月说,若汝等果能消灭第四师,我等便与张之悌同伙打天下,大功告成时,东西分治。
此时张敏带兵一万杀向泽州,泽州只有第九团一个营和几百民团,根本无力阻挡,故弃城而走。
可沁儿不肯,只说机会渺茫,若错过,死前就再也见不到秦王。
老吕道:那我们不如回去,找太医配药。
老黄高兴地说了一句,于是加快脚步向山下快走,不久见到一条小河。
晋州之匪有两个头人,陈月、吴典。二人带拜把子兄弟三十六人,号称三十六天罡,凶悍异常。队伍迅速扩大到八千人,其势力已扩散到沁州、汾州、慈州、隰[xi]州。
因为吴杀金殴打御史,秦王还假模假样的把吴杀金绑起来,说要挊死他。可这消息传出来三天了,吴杀金还活得好好的。
沁儿体弱,嘴唇干裂。剩下的药不多,不舍得吃,只等着见到秦王再吃。于是浑身无力躺在河岸鹅卵石滩上。
税改期间,秦王自然不会忘记捞点好处。结果惹来御史指责,甚至放出狠话,要到太后面前参秦王一本。可秦王根本没把御史的话当回事,然而不久后,那御史就被吴杀金用大巴掌扇了出去。从县衙大堂,一直扇到门槛外面去。
穷山恶水不见人,群狼声和沁儿喊叫声响起,大老远被老黄听见,一惊,丢下怀中野果,撒腿奔回河边。
见一群狼按住那驴撕咬,还见沁儿被两匹狼拖入河中,准备溺死。
老黄几个闪身,从山上奔下,一阵龙吟之声呼啸而来,群狼一惊,放弃猎物,冲向老黄。
见狼来了,老黄吼:“沁儿骑驴快走!不要管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