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824章 增权

第824章 增权(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真的是好男人 真实游戏:我曝光了旧日支配者 我的学习变质了 破产千金是全能大佬 看那一弯新月 原神之我真不是提瓦特剑神 诸天末世之开局解锁轮回眼 开局成为极速者 我的奖励额外多一半 诸天聊天群:我有增幅系统

第824章 增权

泽州再度落入匪军之手,切断朝廷与潞州方向的联系。可此时秦王第四师在西路高歌猛进的消息,还是通过绛州方向传到朝廷,让垂帘听政的曹太后倍感欣慰。

此时全国税改打得最激烈的地方是河东道,而最惨烈地方的是河南道。

康王带兵去河南道,前一阵还与曹玉簪要十万石粮食。其实康王不只是在给第十三师要军粮,也是在给河南几十万难民要赈灾粮。可能是康王的信写得过于简洁,让曹玉簪误会,所以才只给了一万石。

不过后来听说还是给补全了,因为难民实在是太多,若没有粮食赈济灾民,那些难民就有可能变成匪军,到时就彻底压不住。

见曹玉簪服软,这时还有人跳出来讥讽曹玉簪,话里话外的说曹玉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有人直言:焉不知我朝康圣人呼?

之前康王就一直有君子之名,如今更是被一群捧臭脚的提升到了“圣人”的级别,比肩孔孟老庄。他们说,孔孟是儒家的创造者和完善着,而我朝康王是实践者。云云。

不过这帮捧臭脚的人也没落太好的下场。曹玉簪不与他们吵,可有人去跟他们吵。这个人正是锦衣卫千户,张密。张千户常说的一句话:孙子,给你点脸了是不是?

如今张密不杀人,关键是曹玉簪没让他杀,可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半夜去敲门,亮出刀来讲道理。

这个样子讲道理,往往都能讲得通,使得那些官员备受教育。

当然也有那梗着脖子不服的,因为他自以为背后有康王做靠山,曹玉簪不敢把他怎样。

赵耕知道夜霆有皇族血统,按照辈分来说,还长他一辈,所以对夜霆也很客气。二人分工明确,夜霆抓训练和作战,赵耕抓粮草和军纪,井水不犯河水,配合默契。

老将军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喷出。师参紧急登台,代替指挥。

赵锵道:“他这次要是能活着回来,我一手提拔他,我相信他会感激我的。”

“废话,我用你提醒?”赵选把地图丢到赵锵身上,喘了口粗气道:“我知道你与沙君丸(十九师中郎将)关系不错,那就把十九师给你。现在十九师没有监军,你去安排。另外,相州第十师、莫州第八师也都给你。我希望你这次用点心。辛苦辛苦你的腿,多往那边跑跑。多安排几个人进去。否则再有战事,除非你亲自带兵,否则去几个师都会成为别人的。当初第六和第十五师也是被你这样弄丢的。”

赵锵愣了愣。

贤王认可这个战术,认为只有把张氏家族的老根刨了,才能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张氏总会老树发新枝,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虽敌军势众,可老将军呼延郃手里粮食多,装备好,并不惧怕。登上高台,指挥作战。老将军成竹在胸,镇定自若。可这时却有不好的消息传来,第十一师监军贤王孙赵耕死了。

现在赵耕死了,他对十一师几乎就没有掌控力。可他还认为这个师是他的,他怀疑赵御嫉妒他,所以故意不去救。而贤王的意思是,我把这个师给赵御,赵御也不会救,因为他要去抄张之悌的老巢。

暂时来看,曹玉簪确实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可他们的名字已经被记下。

……

贤王把面前的地图转过来给赵锵看:“现在,我把第十一转手给赵御,我相信他还是不会去救。”

秦王两路出击,兵发汾州、隰州,却没派兵去支援潞州。由于这件事发生在贤王派内部,所以朝堂上没有引发争论,而贤王也没因此事质问苏御。

本来第十一师已经交给赵锵,可是赵锵对这个师的管控只是浮于表面。他也就是跟大侄子赵耕谈了谈,赵耕也保证说,若将来爷爷薨了,会听叔叔调遣。赵锵就以为自己大功告成。

闻听消息,呼延郃眼前一黑,气息不畅。心道老夫我甲之龄二次从戎,怎碰上这么倒霉的事?仗没打赢一场,却把王孙的命给弄丢了。

赵锵终于拿到四个师,心里踏实了,回到伊阙关第七师驻地,开始挑选将官,准备往那些师里安插亲信。

若只是儒尚农一个人在,苏茂盛有把握二十招之内结束他的性命,哪怕赵灵、赵柏、赵桐都在,也不过是多浪费些力气而已。可现在这个人出现,苏茂盛就没有把握了。

呼延老头子心想,王孙要检查就检查呗,也就是在城内转一转。谁曾想,检查到南城门时,赵耕发现守城战其实很好打,关键是敌军装备差,很难冲上来。使得候在城上的近战朴刀兵和滚木礌石都无用武之地。

老爷子听说孙子死了,心情压抑,闷声不语,过了半晌,才抬眼瞪着赵锵:“你是在跟我谈十一师的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