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打成一片(上)(2/2)
“哦,原来如此……”苏御会意地笑了笑。
苏御傲慢模样,不知深浅地点了点头:“好说,好说。”
薛辰见孟夫人小巧、年幼、傲慢,于是让夫人打听孟璨的家庭出身。苏御说孟璨是承福坊孟家,庶出公子家的庶出小姐。说这席话时,曹御史显得无比自豪。
薛辰转过身,从柜子里提出一个箱子,箱子一尺长宽,颇为沉重,打开盖子,见到金灿灿一箱金币。
苏御有些拿捏不准这薛辰到底什么情况。他在这里为官多年,不见他控告唐窎,别不是已经被唐窎收买。若此时自己冒然说“是”,他扭回头就告诉唐窎,那么自己就麻烦了。
更可悲的是,这小子写字一点笔体也没有,还一手的俗体字。看来他的乡试成绩一准是假的。不过这种事发生在曹玉簪堂弟身上,不但没引起别人怀疑,反而更觉得可信。
这位曹御史,每日慢慢悠悠的来点卯,五天迟到四次,而每次只迟到一刻钟半刻钟,由此可见,这位曹御史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
薛辰压低声音:“节度使大人说了,只要曹御史肯帮忙,这箱金子就是曹御史的。”
薛辰,四十多岁,身形面相都可以用“油腻”二字来形容。他出自道光坊功勋街薛家,与玄甲军第九师中郎将薛云同出一族,也算是康王一派。而此时大家都知道曹太后与康王一派,所以在常人看来,曹御史和薛辰也是一派。
当然喽,苏御之所以跑这么远,主要还是躲避京畿道税改,其次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薛辰故作迎合,看起来更热情了一些,露出更多假惺惺的谄媚笑意。
“呵呵,好说,好说。”
苏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可真不客气,把孟氏夫人、夫人朋友胡慧、婢女孟小猫、甲老奴黄橙橙、老太监吴定延、中太监白展、小太监童玉全都带了去。看这架势,恨不得一口气把薛辰吃穷。
汉中地区那么多山匪,若曹御史被山匪劫持并杀害,这个理由听起来倒也说得过去。
薛辰颇显神秘地笑了笑:“从陈仓到凤州,想必曹大人会在驿站休息吧?”
可随后几天就再没人搭理苏御,至于那所谓的《新政计划书》,大家似乎都在等着看曹御史的笑话。
薛辰颇显深沉地点头道:“嗯,这就对了。曹御史官途无量,明眼人倒是都看得出来。将来曹御史飞黄腾达时,薛某还指望曹御史提点。”
苏御表现得如此不堪,可到了第六天傍晚,薛辰突然来找,说要在家里摆宴,招待曹御史及家人。苏御爽快应邀,还要让薛辰多准备一些酒肉,说要带着全家人包括奴才一起去吃。
苏御趴在箱子前,捞起金币,捧在手心,目光里尽是掩饰不住的贪婪:“节度使大人对曹某真是好哇。那请薛大人直言,节度使大人希望曹某帮他什么忙?”
苏御冷笑道:“与其被你参,我也不想得罪节度使大人!”
为了配合傲慢的曹御史,小妇人孟璨也故作傲慢。
薛辰不肯起来,反而磕头,愁苦表情,急切道:“实不相瞒,薛某是被迫与那唐窎同流合污,他曾用刀架在薛某脖子上,逼签伪证。从此,我就必须听他的。可薛某是大梁朝的忠臣啊,薛某蒙先帝之重托,时刻不忘知遇之恩啊!薛某卧薪尝胆,在凤州忍耐多年,手中握有唐窎许多罪证,只望有人能帮我告发!曹御史乃是太后亲信,难道也不能为薛某做主吗?”
朝廷派往门阀各州的官员,通常都是州长史,凤州也是如此。很快凤州长史薛辰,就主动来找这位“曹太后的远亲”,颇显热忱。
苏御装作惭愧,而又难掩一丝自豪地道:“这都是沾了堂姐的光。”
苏御道:“堂姐说,让我来汉中这边稳稳当当做几年官,就会把我调回京城。”
“没想到曹御史竟如此年轻。”
薛辰从袖子里拽出一张文书,放在桌子上,手指点了点。
苏御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是一份反书,咒骂梁朝昏庸腐败,汉中地区官员希望联合起来,推举唐窎为汉中王,共同造反。
薛辰靠近,低声道:“只要曹御史誊抄一份,再签字画押,曹御史就是咱们自己人了。”
“这个……”曹御史面露惊慌之色:“可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