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九条(上)(1/2)
第960章 九条(上)
通济坊坐落在洛阳城的最西南角,曾经是最典型的郊坊。
也就是在三年前,这里随处可见棚户区,住着一些衣衫褴褛的人。
两年前太后要建西市,一众皇商财阀嗅到商机,在西市大搞建设,进而带动周边,通济坊也获得一些发展机会。
后来经过土地、商业两次税改,无数富人涌入洛阳。使得郊坊也变得寸土寸金,通济坊逐渐变得繁华起来。尤其是通济坊小街,更是成为洛阳城西南角的一道风景线。
大家都知道,这条街是秦王赵御的。而管理这条街的人,是秦王的一个姘头,俊俏寡妇上官氏。
除上官氏,通济坊小街还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苏家酒楼的漂亮掌柜卿水兰。
据说她本是美仙院的琴乐好手,被秦王看上,赎身出来。可那时秦王还只是长安郡主府的赘婿郡马,郡主知道这个女人后,要棍棒打死。郡马说,这女人是买给弟弟的,于是忍痛嫁给苏家绿帽憨小子苏集。
以上说法,都是巷间恶妇赖汉捏造的谣言。
当然,江湖上从来也不缺乏正义之声,比如小街北二仓的王大财主就痛骂那些造谣者。
看清卿水兰人品不错,自然会有好人与她交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她多次对外人强调,说自己是苏家的妾室,而不是正室。即便是妾室,咱也从没干过对不起苏集的事。而自己与秦王更是甚事没有,那些烂嘴巴造谣的,永世不得超生。
她们三人先在苏家酒楼落脚,然后就在西市附近转悠,她们不想抢卿水兰的生意,于是特意走得远一点,就来到西市东边,宁人坊。
据说管懋还在洛阳城里,而他的家人们也都被西门端放出,管懋家大少爷管泽依然在京兆府当刀笔吏。
正阳午时,宁人坊。
她们刚来宁人坊就碰到贵人,一个姓张的财主说:看你们三个是有志女子,心生敬佩,愿意帮助。我现在做大生意,而这小剧场无心打理,还不舍得卖,干脆交给你们。我也不要你们的押金,只消好好照顾店面,到年底给我些租金便好。
这时巷间又有人冒出来说:你瞅瞅,姓卿的小娘子急眼了,这说明什么?正说明我们的猜测是对的,戳到她的痛处了。
管懋没少去孝敬京兆府尹张乙寿,据说管泽有入仕的可能。
渐渐的大家就以为她真是秦王的女人,而那些追求者就渐渐消失。毕竟没人敢明面去撩王爷的女人。
当然,巷间不只有坏人,也有好人。只不过坏人的话传得更快,毕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如今三姐妹离开美仙院,再请她们可就便宜多了。
要知道,现在上官氏可是西市附近一号人物。她管理一条街,手下十几名打手。因为年轻貌美,追求者众多,两手两脚都数不过来。
还记得汅州富商管懋初来洛阳,在苏家酒楼看表演,当榜一大哥。结果被苏集误会,一顿王八拳招呼上,把这位榜一大哥打得是鼻青脸肿。
秦王府,宵凤阁。
追求者多了,就让人厌烦。或许正因为此,上官氏才不去辟谣。
可就在这时,来了九条壮汉,把屋里客人撵走,坐到座位上。言说,若想在本坊开艺馆,必须孝敬我们九个。否则就别想开店。说话间,他们还动手动脚。三伎人不肯就范,便被殴打。
三女子高兴得涕泪横流,便接手馆子。
……
十人先行一步来到宁人坊,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苏御端坐榻上,看不出他是何等心境,只见他口气平和地道:“知道了。”
卿水兰坐在席上细说此行原由,大体交代清楚,最后言道:“本来这点小事不好来麻烦殿下的,可她们三人先后去坊署和县里报案,竟无人受理。随后一段时间,那九人持续骚扰,三人去找那张大财主寻求帮助。可张大财主只道那九人是宁人坊里的棍棒,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认识,张大财主也惹不起,还道让三姐妹忍耐。三姐妹虽是贱人出身,却是有些骨气的,不肯忍耐。知道妾认识能人,便来哭求。说来,妾身也是百般为难,才来求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