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摘面具(一)(1/2)
第992章 摘面具(一)
清晨,皇城里雾气昭昭,站在飞香殿前石阶上,竟然望不见大殿金顶。
身处于这样的大雾天气,有的人会感觉压抑,呼吸不畅;而有的人却会感觉奇妙,仿佛置身云间。
曹玉簪就是后者,她不喜欢艳阳高照,反而喜欢这种朦朦胧胧云里雾里的感觉。
此时黑袍太后正坐在后园池塘边,手捏饵料,不时抛撒,投喂锦鲤。那足有三尺长的巨鲤,俨然是不怕人的,他们聚集在太后脚下,密密麻麻,翻涌滚动,大张着嘴……
犁万堂从甬道走来,轻声道:“禀太后,大喜子、二喜子被贤王逐出王府。”
曹玉簪微微侧头:“我就知道他这次要暴露。”
曹玉簪把手里的饵料都撒进池塘,站起身向大殿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贤王没杀他们?”
犁万堂道:“不但没杀,还给他们准备箱笼,只说告老还乡。”
曹玉簪站住脚,轻哼一声:“害死赵锵,又破坏偷袭大计,贤王竟也能饶过他……”
年轻人不信命,这是对的,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儿。而且一个能闯的人,确实有改运的可能。有的人,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而有的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打拼的,是运。
赵锵的死,对曹玉簪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一死,贤王派铁三角被打碎,现在变成双子星。
既然偷袭的消息泄露,偷袭还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这六亿不足以收购欧阳镜手里的四成股份,但也足够欧阳镜去搞洗脚城连锁店。保证欧阳大老爷依然是个富豪。而且留下情面,以后欧阳镜与庚王赵准依然是能说得上话的。
赵丰,就是那个曾经在第四师里当监军的王孙。他在第四师里被邱垚、韩坚、诛邪克、石敢当联手架空,那个滋味,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这时曹小宝很不合时宜地道了一句:“大喜子二喜子与贤王,就好像小宝与娘娘一样,从小儿一起长大,即便是犯了再大的错,老王爷也不忍心杀他们。”
洛阳城依然如故,喧哗热闹。
他被欧阳镜坐死,可欧阳镜却活了下来。要说欧阳镜这人真是命大,若不是秦王及时赶到,他早就被切骨刀剁死。可见周汤、董冉那些人的计划是周密的,只用来对付欧阳镜,绰绰有余。
一开始曹玉簪还觉得二喜子送来一条“垃圾信息”,可现在看来,倒是一条要了赵锵命的重要信息。
这种完全预想不到的不可抗因素,或许就是所谓的命吧,这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
当一个人有了阅历,就认清楚自己能力几许,是三分,是七分,或者是五分。当然也有愚盲老人,六七十岁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手脚不干净,还扯嗓子穷横,挨打也是活该。
贤王是怎么怀疑到这两个心腹太监的呢?
赵锵的死并没有让贤王起疑心。因为就算没有大喜子二喜子,赵锵通过函谷关之后,康王的人也能计算出赵锵的行动路线和时间。
贤王下命令的时候,身边只有三个人,老幕僚薛仁一直陪在贤王身边,哪也没去,反而是大喜子二喜子不久后先后离开,都说是给赵锵筹办丧事。
“许洛尘怎还不来?”
看似合伙成员少了一个,可是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反而更容易出问题。虽然贤王立王孙赵丰继承赵锵的位置,可是赵丰功浅德薄,无有威望,照比铁三角成员差了不知几个档次。
就这样,在老百姓看来,那天的洛阳什么事也没发生。
其实只有二喜子是奸细,大喜子是被冤枉的。他们外号很像,但他们不是亲属。曾经,他们是皇宫里的太监,从小跟着贤王赵选一起长大,如今也都是古稀老人了。
所以秦王来到贤王府时,老爷子改口说,自己盛怒之下做的决定已经被自己推翻。
正如贤王所说,不想让这场争斗蔓延开。要打就是速战速决,决不能陷入持久战,否则玄甲军内耗,就打废了。
别说二喜子,其实连曹玉簪都没想到,康王府里会冒出一个狠人,竟敢偷袭一万骑兵保护下的赵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