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摘面具(二)(2/2)
比如通过纸媒邀请秦王,要在朱雀大街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辩论。让全天百姓当评委,问秦王敢不敢?
史进冲接到命令,带着三百铁骑冲出营盘。光头战将咆哮而来,手持棍棒,一顿殴打,将康王团队派来的水军驱散。场面惨烈,地上有好几颗牙。
之所以有这个效果,是史进冲下的命令:这帮人嘴欠,就往嘴上打。
结果那些人都是捂着嘴跑的,狼狈不堪。
史三将军曾跟随唐振去河西打仗,可消灭敌人之后,唐振便让史进冲带着一半大司马卫队回洛阳。
苏御的策略是:既然赵棣要保持圣人君子人设,那就让他继续挺着。若他挺不住,下令驱赶这帮请愿的人,那明日《唐贤社早报》就会说康王赵棣打死人了,打死一百多个手无寸铁的请愿少女。
而贤王派当中自然有能骂架能折腾的人,适当提拔他们,激发斗志。不时把派系主要成员聚集到王殿开会,组织一轮又一轮进攻。
秦王府门前是真的打人,因为秦王不必保持什么人设,反观康王那边,骂了三天三夜,康王也不采取手段。这时纸媒上一边倒的都在谴责秦王,说秦王不仁,暴力对待请愿百姓,夸赞康王真圣人。
苏御觉得,现在康王的名声还是明显占据优势,不能去碰这个霉头,于是对外称,秦王被人下毒,在家修养。
而这时其他书报社集体哑火,再也没人说康王是什么仁慈圣人了。虽然康王团队一个劲地解释,说那些骑兵不是康王派去的。但没人信他们。他们越解释,越没人信,反而进一步拉低康王的形象。
秦王说,因为党争而倒的官员,都是功臣。将来康王倒台,那些功臣将被释放,并重新启用。若不方便重新启用本人,就启用他的儿子。云云。
秦王办事还是老样子,自己起个头,其他事交给下属去办,秦王只需要掌握大方向也就是了。
秦王这边不断发难,而康王团队也不老实,他们也想到许多招来对付秦王。
当然,秦王刚发布消息,立刻会被康王派批判反驳,说秦王诈病,不敢与康王当面对质。云云。
当然是苏御捏造啊,苏御根本就没有证据。但是党争舆论战,本就没有所谓对错。就是看谁更有手段,看谁更能忽悠百姓。
这日上午,秦王正在王殿写文章,编新故事,栽赃康王。一众秘书郎也在写文章,目的与秦王一样。与此同时,贤王派官员也在家里憋手段,检举揭发康王派官员。没有罪证,捏造罪证也要告。能否告倒暂且不提,但一定要告。
苏御给谭沁儿、龙紫嫣、戴鹤安排任务,给她们钱,让她们组织水军,去道光坊康王府门前,敲锣打鼓,杀野狗,举横幅,拉标语,贴大画报,痛骂康王赵棣虚伪。集体喊康王虐待王妃,违背妇女意愿,践踏梁王妃身体和心灵。
“好了,别说了。传我命令给史进冲,将这帮人赶出清化坊。”
谭沁儿她们提前得到消息,撒腿跑了,可那些收钱卖力气的水军就没那么幸运,挨了一顿好打。
这时《唐贤社早报》又开始渲染“道光坊惨案”,说康王酿造近百年来最惨无人道的灭口行动。
斗到这个份儿上,人们已经分不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疯子”。
一群人中,大多是女人,她们请愿:希望康王释放梁王妃,让王妃获得自由,改嫁他人。
“禀娘娘,王府门前突然来了一大群人,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咒骂秦王。”
不久后驻兵道光坊的右骁骑统领曹人凤接到秦王命令:举康王旗号,暴力驱赶康王府前群众。
马修也同流合污地笑了笑。
显然,苏御的办事风格与唐家人不大一样。唐家人办事基本不造势,他们都是直来直去,秉承着“能动手尽量别吵吵”的家族理念。
苏御放下书报:“这哪里是在吵架,明明是在争夺民心。以前,民心全在康圣人那边,而贤王则被视作反派。你要知道,人们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而且人们希望事情闹大,越大越好。我现在做的,就是利用百姓的这种心理,引导舆论,一起骂康王。把他骂臭了,人心自然就回到我们这一边。”
唐灵儿天天看书报,她知道二道沟的案子,好奇问:“学堂那案子当真没有冤情?”
苏御耸耸肩:“据说曹玉簪派冯钊去了,到底有没有冤情,还要等冯钊揭晓。可无论结果如何,人们恨官仇富的情绪,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