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摘面具(十)(1/2)
第1001章 摘面具(十)
百年来,梁朝诗词一直被南晋诟病,而这一阕词的出现,仿佛让人们喷出一口恶气,畅快至极。无人不说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必成传唱千古的经典。
随后是新秀伎人表演环节,十八位新秀伎人先后登台,施展各自看家本领,虽都是未出阁的十三四岁小姑娘,却各个都是才貌双绝……
就在人们聚精会神看表演时,突然从北面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只见一支全武装的骑兵冲杀过来,靠近人群,骑兵没有减速,反观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九凤朝阳刀,高声呐喊:“避让!否则杀无赦!”
骑兵好似一把利刃,剖开人群,护送一辆王车驶来,不久后人们见到一名身穿九蟒王袍的王爷走出王车,登上高台。与此同时,铁甲士兵冲上高台,将艺人驱赶下去。
见那黑袍王爷头戴紫金王冠,手捧诏书,高声宣读:“我,康王是也!是玉泉皇帝第十七子,赵棣!今时今日,借此宝地,向全国百姓宣布,大兴皇帝赵策已将皇位禅让于我!我手里诏书,便是凭证!”
“杀赵棣!”
“杀叛臣!”
突然,远处又有骑兵冲来,骑兵高举大旗,上面一个“秦”字,奔跑间高呼“杀赵棣”“杀判臣”。
只见秦王赵御带领无数人马冲向高台,一名魁梧战将首当其中,挥舞两支板斧杀上高台,手起斧落,将赵棣头颅砍下,场下百姓惊得目瞪口呆。
此变故发生得太快,百姓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只是看到康圣人赵棣突然宣布当皇帝,紧接着见到他又被秦王战将斩杀。
在秦王鼓动百姓打砸抢烧的时候,赵亚夫带领五千金吾卫,协同曹勉、冯当的两千羽林卫,保护太后和大兴皇帝离开洛阳,直奔鹿桥驿,去投曹圣。
……
当特务们开始行动时,康王的那些队伍开始有规模的哗变。当贤王的军队开过来时,康王部队哪还有战斗之心。
其实在秦王烧观海楼的同时,已经有士兵冲进侯府。正在贯彻“沉默是金”思想的赵渊等人避之不及,被乱刃砍死。众幕僚十有八九未能逃出,一时间酒泉侯府里叠股枕臂,惨不忍睹。
眼瞅着秦王开道,百姓随便抢,天下还有这种好事儿?
有胆小的,不敢去,可二十万人当中,最起码有一万胆儿大的。见有人带头,乌合之众也参与进来。看到这个场面,可就拦不住了。人越聚越多,眼瞅着几万人冲入道光坊,在秦王带领下,砸开康王府大门,蜂拥而入。
仅靠几声呐喊,肯定是不足以鼓动百姓去抄康王府的,而且今日秦王可不只是要抄康王府那么简单。大炮已偷偷运进城,早已藏在右骁卫营房之内。
“谈判?”曹玉簪急道:“为何不走函谷关?我们去长安避难……”
见百姓犹豫,秦王拎着康王头颅回到王车上,驾车向道光坊而去。而观众群中有几名大姑娘极其活跃,她们带领一大群人追随王车而去,一边跑还一边喊,观天楼有宝贝,不拿白不拿!
谁人不知王府里有宝贝?
当曹玉簪的特务开始带着队伍撤离战区时,康王一派就彻底乱了。最能打的梁聪第十二师,也已被邱垚和赵丰击溃,梁聪投降,被活捉。
见康王被秦王斩首,赵亚夫不去阻挡暴民,而是狂奔进皇城,禀报曹玉簪。
“这府里全是判臣,杀一人,赏十万钱!”
犁万堂不在身边,曹玉簪有些拿不定主意,关键是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打曹玉簪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其他八关守军,与康王联系不上,只听说康王已死在城中。派人进城打听,全城百姓都说康王被秦王斩杀。
旋门关守将第十九师中郎将沙君丸正带兵向洛阳而来,而驻兵城东的张云龙,已经进城,只等贤王一声令下,攻入皇城。
中郎将韩坚亲自带队,炮轰小平津,辕门已被炸开。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康王没死也已经死了。
就在这时,各方特务开始行动。
随后邱垚、赵丰兵合一处,向最南端的广成关靠拢。
曹人凤带领右骁骑闯入王府,而留在府里的少许亲王卫未能抵抗几个回合便被曹人凤击退,王府里的人纷纷遁逃。
“哎呀!那可怎么办啊!”曹小宝急得跺脚。
随后见秦王登上高台,手提康王头颅,高声呐喊:“伪君子赵棣,欺世盗名,实乃国贼!今日,已被我斩杀,众人同我一起,去抄康王府!王府里的一砖一瓦,谁抢到算谁的!有我带队,一切责任我赵御来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