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尘埃方定 雄心再起(1/2)
第1004章 尘埃方定 雄心再起
康王已死,但舆论并没有放过他。到处张贴大字画报,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不绝街巷。
无论之前康王有多么好的人设,只要他败了,那他必将被骂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哪怕赵棣的道德行为水准高于普通人,但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这种落井下石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皇权斗争的必然后续手段。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无非是胜者为王。
就连梁朝学政史书都被篡改,抹去康王赵棣的所有功劳。不允许再提及康王功绩,否则将以谋反论处,将受到来自朝廷的严厉惩罚。
不仅是抹去赵棣的功劳,连同赵棣一起抗胡的那几位名将也跟着遭殃。
抗胡胜利后,修建功勋阁,为英雄们塑雕像,可现在他们的塑像被亢奋而正义的百姓用绳子拽倒,砸得稀烂。
唯公孙雄、薛云等人没有被批判,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英明而伟大的决定,选择弃暗投明。
那些闯入功勋阁打砸塑像的百姓从何而来?
熟悉秦王的人都知道,那是他雇来的水军。
秦王是不是很卑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那样说他,因为看看其他“胜利者”的表现,秦王没对康王余孽大开杀戒已经很仁慈了。否则康王派的将军、文臣、幕僚,哪个能躲得过这次风暴?
要想改变他们的观念,需要强有力的逻辑促使他们相信。然而,人们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要想完全让人们相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百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别人说什么他们都不信。
这几日官媒书报上大篇幅刊登对庚王赵准的评价,说他如何勤奋,如何清廉,如何孝顺,如何善待家中王妃,云云。
苏御就是在利用乌合之众的劣根性办事,然后事实证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真的嚒?”冯瑜眨眨眼。
这时五短身材眉峰上扬的小丫鬟李晓道:“几万恐怕下不来的,搞不好要大十几万。”
乌合之众很容易忘记与自己无关的痛苦、灾难、不幸,而他们又十分痛恨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当你终于犯了错,他们哈哈大笑,鼓掌叫好,落井下石。
就在苏御享受休闲时光时,童玉走了进来,报告说,闵悦的两个儿子找到了,但桑腊王子却没找到。
朱雀一笑道:“这才有点孩他爹的样子。”
那么苏御现在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给三门阀做思想工作。而三门阀当中,唐氏门阀与秦王有着高度一致的想法。
“秦王殿下,您的大手笔,可把我们三家给害惨了。本来说好的,今年洛河魁是我们万楼的。为此我也了几个亿进去,可现在都打了水漂。”
苏御通过官媒揭露赵棣的秘密,期间《唐贤社早报》还刊登了著名主编许洛尘对梁王妃的独家采访。内容之劲爆,令人咋舌。
直到现在,很大一部分人还认为,那天被砍死的就是康王赵棣。而关于这个问题,官媒一直没发声澄清。虽然事情真相已在上流传开,但渗透到街巷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人们更相信眼见为实。
其实苏御这一招并不新鲜,早在隋朝,王世充就使用过替身计。
苏御对梁妃说,只要揭发康王是太监,赵檀不是康王的女儿,那么将放过整个梁氏家族。梁王妃欣然接受,并到北市、南市、西市发表公开演讲。控诉二十几年来,康王赵棣的累累罪行,和不堪回首的龌龊历史。
这一届洛河神女斗彩大会,注定是不平凡的,却又注定是赔钱的。
苏御觉得没必要那样做,因为闵悦要想回洛阳,他要走五千多里路。更关键的是他必须穿过唐氏门阀的狭长地盘,他根本做不到。而曹圣手下只有一万人,还在第五师的监视之下,他能掀起什么风浪?
人往高处走。当人站得位置越高,就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这样才能坐得稳。否则德不配位,力不配位,登上高位也不稳定。要么是成为傀儡,要么是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但她不会去孔雀楼显摆,因为她知道大胖丫鬟杜鹃的首饰盒里有一堆首饰。
秦王说到做到,放过梁氏家族。因此梁王妃成为家族英雄,被梁氏家族请回家去,高高供起。给她准备豪宅大院,继续过使奴唤婢的贵族生活。梁氏家族族长,跑到秦王府给秦王磕头,给王妃磕头。送来无数金银孝敬。
这衣服上的都是金银线绣制。再看那一盒首饰,有头顶上的,腰间的,脖子上的,手腕上的,手指上的,脚腕上的,真个应有尽有。走起路来,听得身上叮叮当当的金玉之声。
朱雀声音拖沓,不大情愿的口气道:“妾可不敢赖秦王的账。”
但凡能登台的伎人,都感觉到无比光荣,而且身价都会倍增。对外宣传时都说:这是上过神女擂台的人。
三大馆为了垄断洛河神女节,每年都要费巨资,当然她们凭借强大的影响力和高超的营销手段,也能把钱赚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