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2)
燕国公傅俭遇刺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其孙傅羽在别居设建灵堂京城王公百官自楚王李昌、雍国公郭援、楚国公关彝以下都前往吊唁。三天后秦舒便跟随李昌赶往河内郡迎接李疆圣驾。同行的还有李疆第五子晋王李茂、第八子秦王李坤、第十子梁王李霸。
对于大充皇帝李疆秦舒早有所闻。十三岁挂帅北征一举消灭了蜀汉的死敌曹魏政权而后又连续剿灭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以及辽东的公孙家族最终使得天下一统并且取代蜀汉建立大充王朝。这样一个传奇般的英雄秦舒早就心慕已久所以跟在李昌身边等候秦舒的心里也显得有几分激动。
来将乃是皇帝心腹禁军统领萧刚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在大充后起将领中算得上是佼佼者。萧刚并不下马朗声道:“朕不欲惊扰百姓大军在城外驻扎。宣楚王李昌入御营见驾其余臣工且先回城中待旨。”
李昌等人谢恩起身梁王李霸便先嚷道:“萧将军父皇怎么只召见三哥?难道把我们这些当儿子就都给忘了?”
萧刚淡然答道:“末将只是按着陛下的意思传旨至于其他的事情末将就不清楚了。”李霸碰了个软钉子只好退到旁边默不作声。
李昌也没有想到父皇会这么快就单独召见自己于是转身对着三个弟弟道:“既然是父皇的旨意那诸位皇弟就请回城待旨为兄先去见过父皇并代你们向父皇问安。”然后又对着晋王李茂道:“五弟按年龄你是诸弟之。为兄去见父皇回城各项事宜就由你做主了。”
李茂强自睁着那算迷蒙的眼睛答道:“既然是皇兄吩咐小弟一定照办。”
李昌点了点头指着秦舒和赵乾道:“你们两个随我去御营其余的人都回去吧。”然后再命人前来坐骑翻身上马对着萧刚道:“萧将军请。”
“王爷请。”萧刚又向着李茂等人抱拳告辞然后打马离开。李昌也向众人告别跟在他身旁。秦舒、赵乾还有萧刚带来的十余骑禁军也都紧随其后。等离开众人后李昌才问道:“萧将军不知父皇为何只单独召见本王?”
萧刚答道:“这个末将并不清楚等王爷见到陛下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李昌见他不说心里也猜到了几分遂不在多问只是跟着他一起赶往御营。
行出十数里终于到达御营。萧刚转头见李昌面色不改不由称赞道:“想不到王爷骑术如此精湛。”
李昌微微笑道:“将军过奖了。本王这点微末骑技哪里能和将军相比。”
“营中不能骑马请王爷随末将步行。”萧刚翻身下马把缰绳交于手下又对着李昌道:“王爷这两名随从也请到别营休息陛下只召见王爷一人。”
李昌于是让秦舒、赵乾跟随萧刚的手下离开自己却跟着他走入御营来见皇帝。御营军马众多营寨极大李昌跟着萧刚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中军主帐。萧刚先入内禀奏之后才由内侍引着李昌觐见。
刚入帐内李昌就看到了久别的父皇。虽然神色还是如以前的威严但明显清瘦了许多两鬓的白也比出征时多了想来这次北征的失败对一生不败的父皇来说打击很大。李昌快步走到皇帝面前跪拜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李疆的声音还是如往日雄浑等李昌起身之后便挥手示意萧刚等人退下。偌大的御帐中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
“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李疆直截了当地问道。
李昌早就料到父皇是因为太子之事召见自己在昨天便私下与秦舒商议过该如何对答。秦舒深知皇帝虽然素来宠爱齐王但也并不就是讨厌太子否则东宫早就该易主了。李疆虽然身为皇帝但爱子之心与常人无异所以秦舒建议李昌如实向皇帝禀奏太子之事还要将尽力替太子开解罪名。反正太子参与谋逆无论如何储君的位置都保不住李昌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而是应该为太子求情在皇帝的心中留下一个宅心仁厚、友爱兄长的好印象。
所以李昌按着心里打好的腹稿很快将太子谋逆一事向李疆禀报清楚。李疆虽然在皇后的奏折中知道了太子谋逆但却不是十分详细直到听完李昌的叙述才算是完全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当初数十万大军被困赤城的时候李疆派遣傅羽突围求援。武陵侯叶璇就建议他再写一道密诏让心腹死士带到京城以防不测。李疆对那“不测”二字的含义十分不解后来才知道指的是太子见死不救坐拥江山。李疆虽然不是很喜欢太子但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会丧心病狂到这样的地步谋害自己的父皇。所以当李疆接到皇后密奏太子谋逆时是既伤心又气愤恨不得立刻飞回京城把这个畜生当场正法。但冷静下来后李疆又有些犹豫。自己的儿子李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以李建优柔的性格怎么可能有魄力干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且皇后的奏折中也有很多地方讲述的不清楚不少地方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李疆才打算在回京之前单独召见楚王李昌让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向自己将清楚。
听完李昌的叙述李疆沉默良久才缓缓道:“老三皇后曾写有密折将太子谋逆之事向朕奏明。可是朕怎么觉得你和皇后说的有些出入?”
“儿臣不敢隐瞒父皇。”李昌急忙再次跪倒道:“此事干系重大儿臣岂敢胡言乱语?儿臣所言句句属实不知哪里与母后所奏不符还请父皇明示。”
“你还敢狡辩?”李疆勃然作色道:“皇后奏折上明明说太子与马杲共同谋逆。怎么朕听你的意思好像是马杲主谋而太子只是被他胁迫?”
李昌见父皇动怒急忙伏地道:“儿臣不敢。但太子谋逆一案尚未审理其中真相都未可知。儿臣觉得太子兄长素来仁孝断不会做此大逆之事多半是被马杲父子所惑。还请父皇明鉴。”
“原来如此。”李疆点了点头问道:“那皇后在奏折上怎么不写明白?”
“这个儿臣却不清楚。”李昌复道:“不过儿臣猜测太子乃是母后所生。母后为了避嫌而不能为太子求情也在情理之中。儿臣却不忍心见太子兄长蒙冤所以斗胆直言请父皇不要责怪。”
李疆又沉吟半响突然道:“这些话是你母后让你说的?”
“不。”李昌急切地道:“这些都是儿臣的肺腑之言与母后无关。太子被禁以后母后便再没有单独见过太子与儿臣一直深居宫中等候父皇回京处理此事。母后绝对没有为太子开解的意思也绝对没有让儿臣代她向父皇求情。”
“你起来吧。”李疆轻叹一声道:“想不到你能有如此仁厚之心。朕错怪你了。”语气大为缓和。
李昌谢恩起身知道他已经如秦舒所愿顺利讨得父皇的信任。李疆示意李昌坐下并道:“这此太子谋逆之事你与皇后处理得很好消息封锁的也很严密。不过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朕回京之后总还是要将太子的罪行公告天下。这件事一直都是你处理的你不妨向朕谈谈你的看法。”
“是。”李昌略作思考便道:“儿臣还是方才那句话太子多半是受到马氏父子胁迫。儿臣认为父皇应该给太子一个自辩的机会亲自听听他的解释然后再作定夺。”
“也好。”李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朕也很想听听老大能不能给朕一个满意的解释。这件事就先暂时放下呃三位国公到了京城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