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2)
李疆的原意是想再多等些时候让北伐失败的阴影散去之后再审问太子一案。可是第二天就收到不少奏折请求尽快公布马杲的罪行以安定百官之心。想来也不假太子乃国之储君被禁足在府内;而丞相是百官之却被关押在天牢。时至今日朝廷都还没有拿出个罪名确实不好向百官交代。李疆正犹豫之时内侍又入内禀报言齐王求见。
李吉见父皇动气知道隐瞒不下去急忙下拜道:“儿臣也是担心太子兄长的处境所以……”
“儿臣知罪。”李吉伏地不起连声道:“儿臣并非此意。只是回到府中诸位皇弟都来询问太子兄长之事都十分关心。儿臣并不知情所以才想请父皇将真相告知也好让儿臣与诸位弟弟安心。”
这个借口找的并不十分高明但李疆还是信了几分出了这样的大事确实隐瞒不了。别说这些皇子朝中的百官只怕也都在私下猜测人心惶惶。李疆抬眼看着李吉问道:“你当真不知内情?”李吉忙道:“儿臣委实不知。但听说三弟亲自处理此事儿臣还亲自去楚王府询问可三弟再三不肯说儿臣只好来问父皇。”李疆点了点头道:“老三做的不错这事朕本不打算张扬出来。”
李吉听到皇帝夸奖三弟李昌顿时又想起当日在河内军中秦王李坤说的话心中不禁暗生恨意。只得道:“儿臣知罪这就告退。”李疆却轻叹道:“算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此事瞒也瞒不住迟早要公之于众。早日让你们知道也好叫你们安心。”说着便高声道:“来人。”林甫急忙入内道:“奴才在。”
李疆略微思考片刻便念出一串官职人名让林甫前去传召。这些人中不仅有皇后、楚王、在京的两位国公还有朝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总共有十几人也亏得林甫能听一遍就清楚记住下去安排人手。
李吉跪在下面明白父皇是要公布太子的罪状心中大喜但却不敢丝毫显露出来。李疆瞟了他一眼见他还跪着只说了句:“起来吧。”便又不再理会静静地等候众人前来。
桓皇后就在宫中最先赶来见到李吉也在顿时明白了几分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接着被传召的大臣6续赶来勤政殿内本来不十分大突然多了十几个人顿时显得有些拥挤。李疆命人端来两张椅子除了他与皇后之外只有雍国公郭援楚国公关彝得以坐下李吉与李昌二人都随着那些老臣一起站立。
这些大臣大都不知道皇帝召见所为何事但见李疆脸色不善行礼之后都按着官职站好不敢开口询问。等召见的人来齐之后李疆才轻咳一声开口道:“今日朕召集诸位爱卿前来是因为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顿了顿又道:“想必众位爱卿都已经知道太子被禁之事今日朕便是要当着众卿将太子与马杲的罪行公布。来人带太子与马杲父子。”
在这期间李疆早命人前往太子府和天牢将三人带来等候在外。李疆话音落地三人便在禁军的押送下鱼贯而入。其中只有马则被绳索捆绑盖是因他身有武艺的原因。李建性格本来就有些懦弱胆小自从事败之后被软禁在东宫就整日胆战心惊惶惶而不可终日。现在见到皇帝心中更是害怕进来之后立刻扑上前下拜道:“儿臣参见父皇。儿臣不孝儿臣该死……”说到后面早已是泪流满面。
李疆心中本就着恼见他如此更是不喜喝道:“住口。”李建顿时吓得噤若寒蝉再不敢说话只是跪在下面身体不住抖。便是皇后看在眼中也暗暗摇头心道自己生的这两个孩子倒还真是天壤之别。
马杲父子行礼之后李疆便道:“楚王此事你最清楚就由你将事情始末向诸位爱卿叙说吧。”李昌施礼答应之后便上前几步从头开始讲述傅羽入京求救被马杲谋害而后谋逆之事详细说出。在场众位大臣之中也有极少数知道真相但还有不少也是今日才知道太子与马杲犯下的罪行都是大惊失色。
李昌说完之后又退回原位。李疆冷冷地瞪着李建问道:“太子你可知罪?”这次李昌当着众人之面措词得当既没有为太子开罪也没有隐射太子。但李建自觉罪孽深重被垂问之后便不住道:“儿臣死罪儿臣死罪……”
马杲昨日受到皇帝暗示此刻也开口道:“陛下罪臣有下情禀告。”李疆看了皇后一眼便道:“讲。”马杲于是再拜道:“楚王殿下方才所言的罪行句句属实。只是此事都是罪臣所为与太子无关。而且在太子知晓罪臣所作所为之后还竭力阻止只是当时京城兵权就在罪臣手中太子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
马杲这几句话又引得下面群臣窃窃私语。李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问道:“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议?”然后目光环扫殿内最后落到雍国公郭援的身上。
郭援乃是三国时候名将郭淮之孙。郭淮先是魏臣又转投太祖皇帝李兰在蜀汉效力为其左膀右臂一直镇守荆襄要地。太祖北伐攻魏时郭淮引荆州之兵北上克樊城、破宛城会师洛阳。但在洛阳却不幸战死长子郭统领其旧部屡立战功。后在李疆代汉时也是极力支持位列开国四姓国公之一。三年前郭统酒后坠马而死世子郭援便承袭雍国公的爵位。
郭统虽然与李疆平辈论交但却长其二十余岁而郭援也是四十到头年近半百之人。在场的大臣之中自以他与楚国公关彝的爵位为尊但关彝只过而立之年所以郭援便当其冲成了皇帝第一个询问的目标。郭援与其父祖不一样少经战阵多历官场当下起身答道:“陛下臣虽然久不在京但也对太子殿下仁德有所耳闻。马杲既已经伏罪自该明正典刑。至于太子殿下……”稍微顿了一顿又看了看坐在皇帝身边的皇后继续道:“太子殿下纵然有过但也非十恶不赦之罪还请陛下圣裁。”显然他能看出皇后爱子之情所以开口便在为太子脱罪。
郭援这话虽十分迎合皇后之意但却惹恼了旁边一人那便是齐王李吉。虽然李昌曾经邀请他一起为太子作保但正如秦舒所言李吉图谋太子之位多年恨不得兄长李建从此万劫不复哪里还会在皇帝面前保他?便是别人为太子作保他心中也是老大不愿意。但又不能明着站出去唱反调只好向着旁边的太尉桓延打眼色。
桓延乃是大充开国四姓国公桓易第三子。桓易有子三人长曰冲次曰帆又次曰延。桓冲早年病逝于是次子桓帆承袭蜀国公之爵位。由于桓氏功高李疆又以三千户封桓延为平陵侯入朝供职又将女嫁与齐王李吉可谓隆宠至极。
桓延官居太尉高职自然在今日李疆召见之列。齐王与太子争夺嫡位桓延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女婿所以平素就与太子岳父马杲不合现在看到老对手落得这般下场心中正暗自窃喜。齐王李吉的眼色使过来桓延顿时明白其意急忙上踏一步道:“陛下臣有话讲。”
李疆似乎能猜到他将要说的话眉头先微微皱了起来也不说话只是点头示意。桓延遂道:“陛下臣以为马杲之言不可全信。陛下北征以太子监国京城大小事务皆由太子掌管。若说马杲谋逆太子毫不知情只怕让人难以信服。更何况马杲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让太子早日登基若是太子当真无意于此马杲又何必甘冒大险犯下如此重罪?现在事情败露马杲却声言与太子无关其意明显是为了保全太子。他与太子乃是翁婿其证词怎能取信?”
桓延说的确实有道理本来马杲与李建就是翁婿关系事到如今马杲为了保全太子将罪责一人独揽也在情理之中。只可惜桓延与李吉都还有件事没有想透彻那就是李疆只想废除李建的太子之位而并不打算要李建的性命。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太子究竟李疆的亲生骨肉李疆只需要“太子懦弱致使马杲谋反”这样的借口就足够了而不需要李建亲自同谋造反。所以等桓延说话之后李疆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高见?”
在场的大臣能混到现在的地位少说也在官场沉浮几十年最少不了的应该就是见风使舵的本事。雍国公郭援与太尉桓延说了两种不同的意思也各自代表了皇后与齐王的心意。虽然理论上来说齐王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但太子被废之后齐王可就是夺嫡的最大热门现在得罪了他难保日后没有小鞋穿?所以这些大臣大多数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包括楚国公关彝也是端坐在旁边一言不浑然不觉得眼前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桓皇后在听到他兄长的一席话之后脸色就沉了下来多年来最担心的兄弟相残还是最终生了。桓延这几句话无疑是想至太子于死地而其背后主使之人也肯定就是齐王李吉。看到众大臣都像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不吭声桓皇后终于开口道:“齐王你觉得呢?”
李吉被皇后点名询问心中也是一惊。父皇与母后的心思他还是能隐约猜测到几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兄长李建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在朝廷中的影响远不是其他的几位皇子所能比。一个活着的废太子怎么也比死掉的前太子对李吉的威胁更大。李吉应了一声走出行列心中却不住地盘算应该这样措词才能既置兄长于死地又不让父皇母后怪罪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