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蓟县城下(2/2)
而高畅军的主力在幽州军的主动避让之下进展神当高畅军主力进抵幽州城下时苏定方部还被薛万彻牵制在了水西岸无法前来与他会合。
进抵幽州城下
畅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稳扎稳打:占据笼火城后以笼火城为基地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笼火城监视蓟县敌军的动向使其不敢妄动同时命令一员大将率领一只偏师西向攻击县然后与苏定方部合围薛万彻解决薛万彻之后再顺势扫荡幽州各地的坞堡强令当地的豪族武装臣服解决掉幽州外围之敌后再集中所有兵力强攻蓟县。
第二个策略是战决:不理会西线的薛万彻部命令苏定方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击败薛万彻赶来与大军会合在等待苏定方部前来合围之际主动向幽州军起进攻希望能将幽州军引出来展开野战以便一举击溃对方若是敌军固守坚城就利用本方先进的攻城器械强行攻城这样虽然可能会损失惨重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攻陷城池罗艺若是按照常规的方法守城高畅自然能让他吃上一个大亏。
两种作战方案各有利弊都有人支持高畅军中的将领分成两派旗鼓分明。
同意第一个作战方略的认为第二种战术太过冒险了要知道本方的骑兵部队不多大部分骑兵都在西线的苏定方那里若是和幽州军展开野战不见得能战而胜之毕竟幽州罗艺的五千虎贲铁骑并不可小觑就连突厥的精骑也多次在他那里吃亏何况本方只有四万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技术兵种真正能作战的不过三万士卒而幽州军本身就有两万若是动员城中的青状出战兵力绝不会比本方少若是和对方野战胜负也不过是在五五之数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所以最后还是以笼火城为基地将幽州敌军困在桑干河北岸然后分兵攻打县击败薛万彻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幽州敌军那时有苏定方的数千精骑助阵方能一战胜之。
更何况若是罗艺不率领大军出城野战而是凭借高大的城墙坚守本方也不见得能攻下防守严密的蓟县啊!
兵书说得好要想攻下重兵把守的大城攻击一方的兵力至少也要在防守一方的五倍以上啊!本方和敌军的兵力对比能达到二比一就算不错了!所以强攻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认同第一个作战方略的将领有管小楼曹旦高雅贤等将领认同第二个作战方略的则有董康买刘雅尉迟恭等将领。
他们反对第一个作战方略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时不我待!
先由于罗艺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本方无法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所有的物资供应都要靠后方运送留在乐寿统筹大局的徐胜治在战前有过计算在不破坏民生经济的情况下以夏国的财赋只能支持这数万大军在外作战三个月若是过三个月就会破坏正常的民生经济国内的财政就会崩溃所以这次幽州战役只能战决不能拖延时间。
再加上大军作战在外时间一久后方说不定会出什么乱子毕竟高畅占据河北腹地最近又搞得风生水起有无数豪强的眼睛都盯着那里虽然乐寿有徐胜治平原有高怀义但是他们手中并没有多少正规军大部分是民兵这时若是有什么强大的势力趁虚而入事情就大为不妙了所以尽快结束幽州战役方为上策就算这次攻不下幽州也不能将后方丢掉。
虽然说战决有些冒险不过只要是打战又怎么会没有危险呢?
他们相信以本方四万职业化军队的实力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会战而胜之毕竟士兵们的武器和铠甲都是非常精良的制式装备由铁厂生产军械所统一配备而攻城的器械如云梯冲车井阑投石车皆比原来先进有这样强大的实力再加上夏王殿下的完美指挥就算挡在本方面前的是瓦岗的精锐内军太原李渊的玄甲精骑羽林军的十万骁果他们也有战而胜之的信心。
双方将领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还是由高畅拍板采用了第二种作战方略罗艺采取的作战方针异常诡异先是突然率军南下攻打河间在自己率军北上迎敌时他又突然礼貌起来退避三舍一直退到了蓟县。
高畅在罗艺的行动中嗅到了某种危险的气味只是他暂时猜不出罗艺的打算现在只能命令敌情司采取行动让那些无间们都动起来看能不能打探出对方的作战目的。
既然感觉到不对高畅自然否决了稳扎稳打的作战方略现在他不能采取等待的战术他必须向对方起攻击试探对方下一步的反应就像下棋一样你只有先下子才能得到对方的回应。
希望只是自己的错觉吧?
就在这种不安的气氛之中高畅命令全军渡过了桑干河在北岸扎下营寨准备伺机进攻蓟县。
百度输入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