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靖定渤海(1/2)
山河滔滔滚滚东流。
山坡之后就是黄河了山坡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声音轰隆隆河水咆哮着向东流去那声响就如雨夜的一串惊雷连绵不绝转过山坡眼前豁然开朗河面泛着黄色的浪花从西到东倾泻而下气势波澜壮阔。
搭着凉棚依稀可见远处一条黑线那就是对岸吧?
“大河!大河!壮哉!壮哉!”
李靖挥动马鞭直指河面心中一阵汹涌澎湃不由高声叹道。
身边的一干亲卫皆都无言他们的大多来自河北中腹多为博陵河间人平时很少离开乡野若非天下大乱这些农家人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得黄河一眼自然心中澎湃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慑得一时无言。
李靖回头望向身后一杆杆长槊直指空中槊尖反射着阳光光华四射银白色的盔甲火红的战衣色泽分明一股凛然之气冲霄而上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转过山脚陈兵于河岸之上那气势一点也不输于眼前那波涛汹涌的大河。
“过河!过河!”
李靖挥动马鞭指向对岸放声高呼。
这一日乃夏五凤元年(公元68)七月二十九日此时永济渠旁的童山瓦岗军正和宇文军进行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
七月初李靖受高畅之令率领三千人东征攻打渤海郡待攻下渤海郡之后再渡河进攻公顺占据的北海郡。
此时的渤海郡由王孝师部所占据。
王孝师一族乃渤海豪强。最初。王孝师为大隋海郡通守受当时地郡守之命征集青壮训练成军。以便抵挡流寇入侵。
经过多次和贼军作战后王孝师练出了一只勉强可以算是强兵地队伍之所以说是勉强那是因为这只军队只能背靠高大的城墙作战也只能在本土作战若是包围家园。他们爆出的战斗力非常了得若是离开家乡到外地作战军队地士气就会一落千丈王孝师所打的几次败仗都是遇见的这种情况。
经过和变民军的多次厮杀王孝师勉强保住了清池南皮盐山乐陵。阳信等城池至于那些广漠的乡间除了一部分豪族的坞堡外基本上都是流寇地活动范围。离城五十里外的土地大部都已荒芜和北方大部分的郡县一般无二。
海郡和江都朝廷的联系几乎已完全中断。大隋的威严荡然无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家园王孝师和当地的一干豪族合谋将朝廷派来的郡守等官吏驱逐出境郡内官员全由当地豪族担任打的是保境安民地旗号他们推选王孝师为主自称渤海总管。
为了避免和大量变民军交战耗费实力王孝师派人远赴洛口晋见李密表示愿意遵从李密的号令为此王孝师得到了将军的称号成为了瓦岗军众多杂牌将军的一员虽说他表态尊李密为主实际上李密鞭长莫及根本就指挥不了他地部队他只是挂瓦岗的羊头卖地却是自治这个狗肉。
当初李密派出使者前来渤海北海齐郡等地号称各路变民军在王薄的率领下进攻平原高畅当时像孙宣雅公顺伏德郑虔符等各路英豪皆领命行事唯有王孝师借口病重并未出兵李密也将他无可奈何。
在没有看清楚天下大势的最终走向之前像王孝师这样割据一方的军阀是不会轻易向某个势力投下所有赌注的。
战斗的结果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王薄孙宣雅等人大败而归实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量流贼遁入豆子炕等深山大泽之中歇息养伤王孝师治下的渤海郡匪盗之流也大量减少要不是高畅集团的势力委实太大了就在一侧咄咄逼人说不得他还要为高畅拍掌叫好。
很快他得到了高畅击败罗艺平定幽州的消息他心中感到了一阵不安在他看来太行以东黄河以南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抵挡得住高畅大军的步伐了。
按照他的本意是就此向高畅输诚将瓦岗青色镶红滚边旗换为夏国火红色的凤凰战旗其他的仍然换挡不换药渤海郡依旧由他治理他的军队仍然由他统率在他看来渤海只是区区一郡之地又在大海边为了夺取天下高畅是不会对此大费周章的只要他承认夏国政权就行了。
日后高畅若是无力夺取天下到时再易帜也未尝不可啊!
然而郡内的一些高门大族和豪强势力都反对他这样做在这些时代精英看来高畅所颁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