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陷武邑(1/2)
三年(公元617年)二月二十三日武邑城下。
辰时。
战鼓声中密密麻麻的窦建德军潮水一般朝武邑城冲去太阳高挂在天际阳光从天而降给战场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武邑城在攻城士卒的冲击下孤零零的如同浪潮下的礁石。
“杀!”
蒙勇挥动一丈来长的浑圆的巨木重重地击在城墙上敌军的云梯上奋力击了好几下之后那架云梯被他推出了城墙向后倒下一个窦建德的士卒刚刚出现在城墙口还没来得及离开云梯随着云梯向下跌倒。
“啊!”
云梯上的十来个士卒出绝望的呼叫身子不由自主地飞出云梯直直地跌倒在地顿时口吐鲜血筋骨断裂。
城楼上的士卒还没有来得及高声欢呼几个窦建德的士卒已经从另一段的城墙爬了上来那里的守军已然死伤殆尽。
蒙勇带领身边的小队奋勇地冲了上去。
“啊!”
他大吼一声双手抱着巨木奋力向前捣去正中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敌军的胸膛那人挥舞着腰刀却拿这根巨大的木棒没有办法被他推得向后节节退去就连跟在他身后的士卒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有的甚至被挤下了城墙惨叫一声从几丈高的城墙摔了下去。
将这一队敌军赶下城墙之后蒙勇大口地喘着粗气只觉精疲力竭无力支撑他用力将手中的木棒往城楼下扔去将一个爬在云梯上的敌军砸了下去。
城楼下传来了锣声敌军像潮水一般涌了回去城墙下余下了一地的尸刀枪以及被烧毁的撞车云梯如同退潮之后海滩上的那些杂物。
蒙勇扶着墙垛望着城下他的甲冑上全是鲜血有的是敌人的有的是自己的在他身侧缺了一半的军旗犹自站立不倒迎着风猎猎地舞动。
士兵们全部瘫软在地除了他们的胸膛还在起伏口鼻间还有呼吸外和身旁的尸没有多大的区别能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中活下来真是好运啊!
蒙勇勉力站稳身形向前走去最初身形还有些踉跄后来就平稳多了他从那些瘫软在地的士卒们身边经过一边用军靴踢着那些士卒的身体一边高声叫他们起来。
在他的呼喝下士卒们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抬起城墙上敌军的尸体将他们扔下了城墙然后将自己人的尸体抬了下去在如此做的时候每一个士卒的心情都颇为悲凉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就要这样被人抬下去或者会被胡乱地丢弃在城墙上吧?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帮忙抬他们的尸体了。
和士卒们一样蒙勇的心情也非常低落整个武邑城守军总共只有四五千人大部分是临时征召的丁壮真正身经百战的士卒并不多;再说武邑城的城墙也不高用泥土垒成只有城门的地方才用青石象征性的铺在外面。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靠这临时拼凑的几千士卒要想抵挡城外几万敌军的攻击无疑是天方夜谭城池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负隅顽抗是没有用的最好早日投降免得徒增杀戮窦建德的军队和一般的流贼不一样不仅很少有屠城劫掠之举并且不会杀害投降了的官吏只要投靠他甚至还能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
在蒙勇看来投降是最好的也是唯一能得救的方法。
然而他只是区区的一个校尉掌握武邑大权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长兄武邑令蒙封换了一个人他也许会私自打开城门投降然而他却无法做出背叛长兄的举动。
他的长兄蒙封早就下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决心随时准备着为朝廷尽忠他除了跟随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能做的就是多坚持一刻多杀几个贼子罢了!
窦建德站在大营的哨楼上眯着眼睛望着远方的武邑城从乐寿出兵以来兵锋所到之处各地无不望风而降这个武邑城还是第一个抵抗的城池。
武邑衡水下一个就是信都郡的治所冀县。
武邑不过是个弹丸小城刚才经过一番试探进攻之后他已经找到了它的软肋那就是城小人少只要动大军几道城门同时进攻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其攻下。
他将目光移到大营前那里有好几个千人队已经排好了队形等待着他攻击的命令这些千人队不比先前负责试探攻击的那些杂牌部队基本上全是他的精锐部队。
想当初他从平原逃到饶阳的时候只有区区数百人那时哪里会想到会有现在这般风光?
在乐寿时窦建德得到事先联络好的当地豪强范愿的投靠在范家的帮助下在宋正本凌敬等人的辅助之下窦建德收拢流民分封百官筑坛称王势力迅膨胀起来不多久乐寿一地
法供应如此之众扩张是唯一的解决之道故而窦不久就亲率大军前来攻打信都。
信都清河河间赵郡.
站在哨楼上恍惚中窦建德看见了这些城池上纷纷插上了自己的大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