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再见窦建德(1/2)
三年四月中冀县。
申时。
随着一阵温暖的东南风的侵袭天空中飘飘洒洒下起了细雨雨丝如丝如线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着整个大地。
一支马队从东面缓缓而来在离冀县东城门十里的一个长亭停止了前进在长亭内早就等候着一批人。
长亭位于一个小土坡上土坡上生长着许多垂柳间隔几步就是一棵柳枝在风中飘拂柳叶沐浴在细雨中翠绿晶莹。
长亭不仅是迎客而且是送客的地方这个时代的人在送别友人时喜欢折柳枝相送故而长亭外少不了要种一些柳树在这柔风细雨之中看上去显得颇为飘逸。
因为那一抹绿色使得行人们的心也变得清凉通透了几许。
亭中的人向亭外的马队迎了上去为之人头戴高冠须黝黑乃是一个四十许的中年书生此人正是原大隋饶阳令现长乐王窦建德的席谋主宋正本。
和窦建德集团内的那些武将不一样宋正本希望能够用柔和的手段对付高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高畅生正面冲突只要高畅前来觐见窦建德那么就连平原和清河两地也可以放弃。
当然他也和凌敬一样赞成将高畅留在中军大营里一方面可以利用他在军事上的天分为窦建德的征战大业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他拥兵自重阴谋背叛的危险。
武将们之所以想要杀掉高畅一方面自然是为了窦建德的大业考虑毕竟一个可能的危险的对手最好还是将他铲除在萌芽状态内;另一方面这也和那些武将们的私心有关他们羡慕高畅嫉妒高畅在他们的心中何尝不想成为高畅这样独霸一方的领军大将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文官系统有完全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军队。
正因为高畅拥有他们所没有拥有的他们才想杀掉高畅将他所拥有的东西抢过来将其瓜分。
对于武将们的心思宋正本非常明白在窦建德集团内武将分成了好几个系统有像王伏宝这样当初跟随他从漳南起事的老兄弟有阮君明这样的后起之秀也有范愿这样在中途率军投靠他的豪强为了平衡他们的之间关系宋正本花了不少的心思。
高畅到来之后更是像一滴水珠落入了油锅整个油锅都将沸腾起来声势惊人。
为了表示出对高畅的尊重窦建德特地派出宋正本前来离城十里外的长亭冒雨迎接高畅一行。
“鹰扬将军别来无恙啊!”
还隔着十来步宋正本就拱手为礼大声笑着向已经从战马上翻身下来的高畅打着招呼就像和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重遇一般。
“宋大人好久不见看上去比起从前更为精神了!看来跟在大王身边为大王出谋划策还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啊!”
高畅与凌敬一起离开大队向宋正本迎了上去。
双方寒暄了一阵然后替对方介绍自己的随行之人跟在高畅身后的只有雄阔海一人宋正本这边的人瞧见站在高畅身后满不在乎的雄阔海无不心怀畏惧大家只是瞧了他一眼就不敢继续看下去了。
跟随着宋正本前来迎接高畅的全是文官对于那些武将窦建德也不好强行命令他们前来他们自然也不情愿冒着细雨出现在这里只为迎接一个他们并不喜欢的人。
“这位是内吏令稜大人这位是孔德绍大人.
对这些人高畅全部笑脸相迎每见一个人就和敌情司汇报的关于那个人的情况联系起来得出一个直观的印象。
那个所谓的内吏令稜大人乃是原信都郡的郡守在冀县对抗窦建德的大军十来天后最后投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并没有因为在冀县损兵折将而怪罪与他不仅没有杀他反而任命他为内吏令。
窦建德这样做对日后的攻城略地当然有一定的好处日后各地郡县的官吏遇见窦建德的大军攻击由于能够保住性命并且能保住官职自然会望风而降大军因此能避免一定的损失。
只是一味的宽仁也不是好办法窦建德只是在名义上取得了那些官吏的效忠除了在这些郡县中征得一定的钱粮他对那些郡县并没有实际上的决策权。他没有自己的文官系统所用的仍然是那些隋朝的旧官僚那些官僚对他的忠诚度非常有限他们更加忠于自己家族的利益此时的降伏只是迫于形势而已一旦窦建德没能保持住强势的地位那么背叛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高畅对窦建德做法非常不认同他宁愿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将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也不想像窦建德这样盲目扩张表面上看上去虽然声势惊人其
有的权力都建筑在一片沙滩之上没有坚实的根基一推就不得不崩塌。
当然窦建德这样做的好处也非常之多至少他能够迅地扩展势力在争夺天下这个游戏之中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某一世的记忆高畅知道五月间在原本这个时空中夺得了权柄的李唐就要从太原起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