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刺客许信(1/2)
鹰展翅飞过乐寿的西城楼继续向西飞去城楼上林在风中不断飘拂阳光斜斜掠过城楼在城墙下留下了一弯浅浅的阴影。
乐寿的西城门外是一块方圆五里的原野与城楼相对应的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山并不高林也不深如今山梁上的树木已然被人全部砍倒了草丛也被放火烧光了现在仍然能嗅到烟熏火燎的味道。
此时这个名叫野猪岭的山梁以及山梁下的山谷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民夫们热火朝天地喊着号子扛着各种各样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木头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地忙和着在工地上还有许多士卒手持武器监视着他们。
八月五日高畅将在此登坛祭告苍天穿上华丽的大王服饰戴上瑰丽的王冠那个名叫天坛的地址就建在野猪岭的半山腰上。
为了在八月五日那天完成工期几千民夫和士卒已经在野猪岭忙碌了好几天如今工程已经进入了尾声完全赶得及在八月五日前完成。
眼见成功在望不会遭到惩处不管是民夫也好还是负责警备的士卒脸上都一扫往日的焦急露出了前几日难得一见的笑脸。
天坛修建在野猪岭半山腰的一处突出部上当日高畅将登上天坛祭高苍天然后在天坛上向全军喊话名正言顺地接过窦建德的旗帜。
在天坛的两侧的山腰上六十余步的一个地方摆放着十来尊三四个人一般高大的雕像那些雕像有的神色狰狞有的申请肃穆有的杀气凛然有的奇形怪状有的开怀大笑有的哭哭啼啼据制作这些雕像的人说这些雕像都是天上的神仙在天上他们都是灵宝神君的属下灵宝神君转生在下界他们这些原本的属下当然也要下来凑热闹。
雕像的画像是由大神官金球得从高畅那里拿来然后交给乐寿城最大的一个手工作坊鲁班坊制造而成的。
高畅军占据乐寿之后由于军纪严明再加上他派了不少士卒到乡间郊野去四处宣传渐渐地有不少逃亡在外的人也回到乐寿来了从平原等地来的商人齐聚乐寿之后本地那些商铺也慢慢开门迎客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老百姓是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不管在何处都不会有多少当地人会欢迎外来人落户他们在本地生活繁衍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早就形成了以血脉为纽带的宗族势力自然不允许外来人落户就算准许他们落户那些外来人要想生存下去也极不容易。
所以知道高畅军不是吃人魔王的军队不会随意烧杀劫掠之后那些在乡野之地躲避战乱却并未走远的人就纷纷回到了乐寿。
况且听荷花仙子说现在的主君大人面相极其尊贵至少能保一方平安。
鲁班坊就是这样开业的它原本是当地一家豪族所开后来为了躲避战乱才暂且关闭乐寿安定下来之后自然就要打开门来做生意了这些雕像就是鲁班坊接的第一宗大生意因为是接的军方生意他们自然不敢怠慢师傅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建成的雕像很容易就通过了检验并且得到了验收官员的赞赏认为这些神像做得形神兼备。
要想将这些神像安装好也需要一门特殊的手艺所以负责押送神像到工地来然后再将它们安放好的人也来自于鲁班坊。
许信是鲁班坊的人准确地说他是鲁班坊的小工负责给大师傅打下手的那种之所以是小工只因他进入鲁班坊不久。
许信是一个相貌非常普通的人就算跟你打过几次照面将他丢在人海之中你仍然会将他忽略过去认不出他来。
因此鲁班坊里的他的同伴时常会忽略他的存在如果他不开口说话那些人甚至会认为他不存在毕竟这样一个什么都普通不显山显水又才来几日和大伙不熟悉的人你很难做到时刻去留意他。
许信的拇指和食指头都结了厚厚的干茧这不是做木工做出来的而是经常扣动弓弦所造成的在做木工以前许信是一个神射手一个军中的神射手。
他是郡人杨广征高丽时四处拉人当兵为了逃避兵役他带着一家人逃难来到了河间郡在一处大山脚下安了家以打猎为生。
他的箭术精良又擅长布置小陷阱因此每次打猎收获良多再上他在屋子四周开了几亩荒
了一些粮食如此也勉强能养活一家人。
没有上门来征税的官差没有乱兵没有盗贼的侵扰他们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