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风萧萧(1/2)
照悬在西边的天际宛如一个安静的小小红桔天地动着一层薄薄的红光风景分外妖艳。
风从西边而来越过赤色的桑干河水越过被大火焚烧过的原野越过高低起伏的小山峦越过营帐前连绵的木棚栏越过火红色带着流苏的旌旗打在高畅的脸上他徐徐向前走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风中他似乎嗅到了塞外的广漠和苍凉。
高畅在营寨中穿行身上没有披戴象征他身份的那套华丽的亮银色盔甲一套普通的校尉军袍披在他的身上在他身后两个亲卫也只穿戴着普通的士卒皮甲。
在行军时每隔一段时间高畅总会像现在这样微服出巡在各个营寨中穿行了解普通士卒的心声以便对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其实很多时候这样做只是满足他的某种趣味而已!他不喜欢老是像一个泥塑的神像一样高高在上他不喜欢困在自己制造的那个无形的囚牢里!
把幽州来使温彦博送走之后高畅一个人待在大帐内苦想了许久也找不出罗艺为何要决战的理由就算他把自己放在罗艺的角度上也找不到为何这样做的原因。
当初高畅要想攻打城墙高大各种防护措施严密的蓟县就必须先攻破城下与城池呈犄角之势地幽州军大营。
幽州军大营并非临时安下的营寨。它本是幽州军的本部大营那营寨已经修建有好几年了在高畅军未曾抵挡城下时又经过了一番加固在大营前遍布壕沟拒马鹿。土墙等障碍仅有几条通道能够容忍军队出入要想强行攻打这个营寨困难处和攻打蓟县这样的军事要塞或东都这样的大城没有什么两样。
高畅的北征大军共有四万余人其中有一万人乃是辎重兵。虽然说他们并非完全上不得战场不过在这一万人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匠户出身他们主要负责修补武器甲冑修建攻城或防守器械等大军必不可少的事务故而高畅也舍不得将这些技术人才消耗在战场之上。
所以他真正能用来战斗的军士只有三万余人其中。还有一万多整肃不久地各系将领的部队这些部队的士气如何还未可知。真正的战力更是一个未知数。
要想凭借这三万人攻打由一万人防守得极其严密的敌军大营就算高畅军有着比这时代更为先进的攻城器械。也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恐怕攻破幽州大营之后这三万士卒活着的也不多到时也没有力气去攻打蓟县。
于是高畅采用徐徐渐进的进攻策略慢慢把营寨建立在敌营之前建到本方的远程攻击武器可以挥威力的地方。高畅军的投石车床弩等远程攻击武器比幽州军的射程要远一些。使用的寿命也要长了许多这是本方的优势高畅自然不会看不到。
可是这个计划最终也无法实行。
罗艺似乎知道高畅军远程攻击武器的厉害根本就不给机会让高畅将前营建到本方营寨前。
在高畅地辎重兵建营的时候他一改往日地龟缩战术经常派出小股精骑前来袭扰虽然他们也多次陷入高畅军的围攻损伤惨重却一直不改初衷。
大量地幽州军死在了战场之上却也使得高畅的建营计划无法成功每进一步都困难重重在杀伤敌人的同时本方的士卒也多有损伤。
那些前营阵地就像一个绞肉机一样不停地杀伤着两边士卒的性命。
与此同时罗艺也动员了大量民壮不断地挖掘壕沟将防护工事向外推移这样就算高畅顺利地建立起大营也无法动员远程武器攻打幽州大营他要想更近一步就要去填平这些壕沟推到那些土墙那样和最初又有什么不同呢?
经历一个月的时间后除了杀伤了不少出营作战的幽州军之外高畅没有达到预定的战略目地很是一筹莫展。
或许自己的还是着急了一点?
高畅缓缓朝前走去在他四周士卒们以小队为主围坐在土灶旁土灶上驾着一个大铁锅里面地热汤在腾腾翻滚炊烟沿着土灶袅袅上升遍布在大营的上空。
偶尔有一些士卒和高畅迎面撞上忙不迭地朝他行军礼他漫不经心地举手回应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之中。
当初得知幽州军南下其实只需要派一员上将领一只精兵去将其挡在境外即可自己从平原起事到现在不过一年多而已再加上自己大肆变革建立与以往都不同的政权根基自然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劳师远征只要稍有不慎最初打下的基础极有可能就此崩溃!
可以说自己是在钢丝上行走啊!下面就是万丈悬崖。
还是心急啊!
当李唐打下关中之后高畅就有了一种紧迫感毕竟虽然对隋唐史没有研究他也知道隋之后就是唐就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时空李唐也是他的头号大敌若是在李唐在关中扎下根来自己还没有平定河北势也就不在自己手上了!
因为不想失去这个势高畅这才在春耕未完之际仍然动员了四万人远征幽州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了蓟县城下才现罗艺并不是什么愚钝之徒他就像一块没有什么肉的骨头紧紧地卡在高畅的喉咙处。
进进不得!
退?这到是高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现在军中只有半月之粮了省点用还能多拖几天不过为了军心士气高畅不敢让士卒吃不饱。
在这个时代一只没有灵魂凝聚力的军队是无法成为百战之师的这也是高畅在军中大肆推行灵宝神教把自己放在神坛上的原因毕竟一只拥有宗教般狂热信仰的军队能够创下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战斗奇迹历经了无数人世的高畅深知这一点。
更新更快尽在全文字阅读让您一目了然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可是高畅这只四万人的大军中只有他的本部人马才堪堪达到高畅的要求其他那些营中虽然神官们耗尽了心神不断地向他们灌输高畅乃是天上的神灵转世他们必须敬之畏之然而由于那些营的统领们似有似无的阻碍以及宣传的时间还不长的原因洗脑的效果达不到高畅的预期目的这些士卒对高畅仍然敬畏不过却未达到舍生忘死的地步。
一旦军中缺粮这些离开家乡远征在外的士卒还能保持多少的战斗意志值得怀疑。
毕
只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人和土地而作战的军队和一只不晓得为了什么而战的军队两者之间的战斗意志高下自判。
所以在温彦博没来下罗艺的挑战书之前高畅就已经在考虑该如何安全地退兵了!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通过永济渠的运粮通道被截断所有的粮草只能依靠河间郡从6路运来这样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运用的人力也太多河间郡经历战乱太久无力承担为了避免处在弹尽粮绝的地步在还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退兵成为了一个最佳选择。
第二个原因高畅已经知道了在后方生的所有事情官员被刺杀当地宗族和流民聚居点的矛盾王薄大军的进袭所有的这些都让高畅心生烦恼。
他虽然相信在徐胜治的亲自指挥下这些事情都会很快得到平息但是从这些事情中他能够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这些事情并非单独生的在它们之中必定有着什么联系幽州罗艺王薄刺杀事件领地内豪族的异动!
保险起见高畅只能放弃掉幽州率军南归只要将苏定方一部留在上谷郡威胁幽州侧翼使其不敢南下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