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1/2)
五凤三年四月上。
河东柏壁唐军秦王李世民大营。
说起来时间的步伐也算进入了初夏早些日子一直刮着的西北风也已消失无踪从南方带来暖意和潮湿的东南风将连绵数十里的军营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士兵们脱去了一冬甚至初春也不曾脱下的毛皮衣衫换上了单薄的布衣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他们脸上的神情也一改往日的沉重变得轻快了许多。
当然思乡的心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有的入春以后那些来自关中的士卒难免会想念家乡正是春耕时节作为壮劳力的自己已经从军来到了河东与定杨军作战官府不知是不是信守承诺有组织人手来帮助留在家乡的亲人耕种?屋里的老人和妻子身体可好?
不过纵然如此总的说来他们的心情依然是愉快而轻松的当初大家背井离乡从关中来到了河东原以为会和那些野蛮的定杨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不想渡过黄河来到柏壁之后大家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砍伐树木挖掘泥土修建营寨随后就躲在深沟高垒修筑的营寨背后每日进行枯燥的军事训练除了不能随便出入军营之外就像度假一般。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日子过得一久大家难免会有些烦躁不安当初由于是天寒地冻的冬季漫天的大雪地面凝结坚冰可以说是呵气成冰。那样的日子躲在军营之中每日烤烤火吹吹牛自然是一大快事。
只是。现在已经是初夏时分冰雪早已融化。万物苏醒士兵们的心情也似乎从冬眠中复苏一般变得躁动和跳跃起来他们精力充沛渴望着泄以至于对目前这不进不退的局面感到不满起来这样的情绪迅在军营中蔓延开来特别是在中低级地军官之中尤为严重进入四月以来。像程知节这样的高级军官也被这样的情绪波及到了他私下里曾多次向李世民提出请求希望能出营作战。
就在李世民像以往一般拒绝了程知节等唐军将领出营与定杨军交锋的请求时这时正在华山祭天地李渊向柏壁的唐军大营派来了使者劳军李世民将全营地高级将领召集在了一起。使者温大雅代表唐皇进行了鼓励性质的训话。
温大雅手拿圣旨嘴里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念着优雅的文字说实话底下的将领有一大半都听不明白所谓的圣旨那些文字太过优雅和深奥了除了一部分世家子弟之外。草莽出身的武将们自然难以理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脸上露出感怀圣恩的表情来。因为念完那篇深奥优雅的文字之后温大雅代表伟光正的唐皇陛下用白话表扬了他们的功绩认为众将团结在以秦王李世民为核心地帅帐旁边有力地打击了定杨军的嚣张气焰将那些野蛮人挡在了黄河以东他们并没有辜负唐皇陛下的信任唐皇陛下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继续跟随在秦王的帅旗之下争取早日将定杨军赶出大唐的边境光复并州夺回晋阳。
李渊真的对目前河东的战局感到满意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例行地训话结束之后李世民在大帐内安排了宴会宴请各位武将这次温大雅一行带来了许多美酒和牛羊虽然由于是在战争期间军营禁酒美酒什么的只能收藏起来在战争胜利之后方才能贡献出来让大家一醉方休不过肉食之类地却是不禁的在厨子们的努力下那些牛羊变为了一块块散出香味的烤肉进入了将领们的腹中。
李世民并没有在大帐内和众将欢聚他和温大雅两个人单独待在了一个营帐内营帐外他地亲卫全副武装严禁有人靠近在这个营帐内温大雅将向他传达李渊地密旨这才是温大雅来柏壁大营的真正原因。
“秦王殿下陛下要臣问殿下一个问题!”
两人分宾主坐下之后温大雅向李世民拱手作揖然后出声问道。
李世民脸上露出温和地微笑摆了摆手说道。
“温兄无须客气但说无妨世民洗耳恭听!”
温大雅轻咳了一声缓缓说道。
“陛下要臣问秦王能否在近日起进攻将定杨军赶出河东收复并州夺回晋阳?”
李世民脸上的微笑渐渐散去眉头缓缓皱了起来他并没有马上回答温大雅的问话而是陷入了沉思温大雅也并未出言追问他慢慢举起几案上的茶盏目光落在腾腾冒起雾气的茶盏之上就像那是一幅极美的画卷一般。
各种各样的念头和思绪在李世民脑海内飞地闪现。
为什么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呢?难道父皇按捺不住又起了战决的念头又或是太子那边的人再向父皇进谗言想利用父皇来逼迫自己和定杨军决战迫使自己失败若是自己不愿出战则乘机用太子的人来替换自己剥夺自己的军权?
片刻之间李世民脸上又露出了温和的笑意紧皱的眉头也消散开来。
“温兄久在父皇身旁深得父皇信任乃父皇的肱骨之臣自然不是那些鼠目寸光的小人可比以温兄的眼光当知道目前战局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定杨军远道而来粮道漫长被我阻于柏壁败亡只是迟早之事现在无非是在勉强支持而已在这样的时刻我若率军出营作战难免正中对方下怀。实乃不智之举还请温兄回京之后向父皇多多美言几句将前线的战况如实述说。若是再拖一段时间我军必定能获取全胜。若是在此期间出营与定杨军决战则胜负难料啊!”
现在换温大雅紧皱眉头了。
“以秦王殿下之见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不知胜利的机会能占几成?”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说道。
“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我军胜利的机会不过五成!”
“不会吧?”
温大雅脸上很自然地出现了疑问他的手指囊馕地敲打着桌面依然紧皱着眉头。在他看来。秦王李世民这番话无疑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定杨军的实力纵然强大不过唐军地兵力不在其之下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双方交战至多五五之波。唐军断不会落在下风。
“温兄有所不知由于缺粮定杨军应该在进行粮食配给了对普通士兵来说饿死远比战死恐怕得多。若是此时与我军作战。定杨军为了不致饿死自然会人人奋力争先。不惧生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敌军交战难免对我军不利。敌军粮道漫长现在平阳公主又率领着本部人马在后方骚扰敌军粮道总的说来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本方越有利既然能够轻松地将对方拖垮又何必牺牲士兵们地生命呢?”
“时间?”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秦王殿下从河东的战局来看时间对我方有利然而从天下地大势来看却时不我与啊!”
李世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温兄何出此言?”
“秦王殿下不知你可知道现在河北高畅已经率领大军进入了河南正从济阴兵向荥阳进东都王世充也在集结兵力准备在荥阳一线与夏军决战!”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事我也略有耳闻不过夏郑交锋这对本方来说乃是天大的好事啊!乘两军交锋之际我方正好借机集结兵力击败河东之敌收复河东和并州时间对我李唐来说乃是有利的局面啊!”
温大雅微微摇晃着脑袋。
“秦王殿下你又否知道现在夏军已经进入了河内?”
“什么?夏军进入了河内?”
李世民大惊失色这个消息他的确没有收到虽然他底下天策府的人一直在搜集关东的消息不过由于道路遥远人力不足有些讯息的确没有官方来得快。
河内天下之要地乃各路势力豪强必争之地啊!
“李道宗驻守临清关多次击退夏军的攻击又怎么会这么快丢了河内呢?”
温大雅神情沉重地说道。
“贼将尉迟恭率领精兵三千从小道进入了河内然后奇袭新乡断了任城王李道宗的后路新乡一失任城王再驻守临清关已经毫无意义于是任城王只好率领精骑突围而出往西疾行退守修武只是兵力不足在夏军地压迫下不得不放弃修武退守河内此时也不知战局如何?”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说道。
“李道宗也是知兵之人就算夏军从小道进入河内兵力也不会很多据温兄所言不过区区三千人这个时候新乡守将只需紧守城池稍微拖得两天没有后勤兵力又不足的夏军也不过是瓮中之鳖缺粮之后也只能四散而去啊!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将新乡丢弃呢?”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夏贼极其狡猾在进犯新乡之前贼军已经派出精骑在半道截杀新乡令派往临清关的信使随后贼军派人假冒临清关之人命新乡令率军出城与夏军野战说是临清关的守军将在约定的时间出现在夏贼之后前后夹击而不知怎么回事那新乡令居然误认贼军信使为真果真率军出城和夏贼野战接下来在约定的时间临清关的友军自然并未出现我军也就一败涂地了!”
温大雅叹了一口长气继续说道。
“本来夏贼和东都伪郑交锋。对我们来说乃是天大地好事按照双方的实力对比夏贼稍微占据上风。然而夏贼乃是远道而来。伪郑只需扼守险关要道夏贼要想轻易击败伪郑绝非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地就算最后夏贼击败伪郑要想夺得城池高大的东都洛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当初北周和北齐围绕这洛阳进行地攻防所花的时间往往以年来计算!然而现在伪郑集重兵于荥阳与夏贼对峙。后方难免有些空虚夏贼若是占据河内从河阳盟津渡河可以直接进攻偃师进而夺取洛口仓在这种情况下荥阳和东都地联系就会中断。那么王世充地郑军难免会溃败。夏贼若是击败伪郑轻易夺取东都其势力范围大规模扩大当在我李唐之上那时。我李唐危急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