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四维战争(1/2)
军事专家一致认为当今的战争已经跳出了地面和空中――直至太空的三维空间网络信息战已经是另一个战争空间。美军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的信息战能力极大地刺激了我军方高层推动他们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准备工作。第二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印两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准备了四十多年的一场战争其规模和作战样式决不是1962年的边境冲突所能比拟的。除了作战地域受到限制外我6海空三军全部出动战争不仅在地面、低空和高空激烈地进行。在似乎不可捉摸的虚拟空间的信息战中虽不见刀光剑影其激烈程度、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之大是处身其间的人莫不深切感受到的。
当然这场信息战也受到了政治层面上的限制我电子战部的专家和博士们认为他们完全有把握破坏印度的金融系统以及电话网络系统而印度则根本不可能报复他们无法入侵我国的电脑网络系统。我统帅部顾忌到对这些系统的攻击将造成印度民众的巨大损失并未批准实施。尽管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国民间的“黑客”不断把我军胜利的捷报贴到印度国防部的公众网页上。这场信息战尽管受到这些限制仍是异彩纷呈。
夺取信息料敌机先
如前所述我国的密码破译小组提前15分钟向巴基斯坦出了印军突袭的警报为前线的巴军争取到十多分钟的准备时间。据巴6军总参谋部的事后测算至少相当于为巴军提供了1个师的兵力。这仅是一个例子。
自卫反击战一展开中央到拉萨前指有8根光纤、2条卫星频道以及拉萨到北京的地面微波通讯线路的三分之一的容量都提供给电子战部使用。我国分布在英、美、法、日等国的网络斗士通过各种方法突入印度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要害部门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尽管由此很难进入印军的专用网络。但是当今的战争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全力配合铁路运行图的变化、某些公路段对民间的封锁等等都蕴含了军事调动和战争准备的重要信息。至于详细的天气预报对军事行动的意义那更是人尽皆知的了。
而前指的电子侦察部队和中央突击师、第26战师等前线作战部队的电子战团则在战斗中抓住一切时机夺取印军配置的电脑并抓紧进入其军用网络快截获珍贵的情报。当时印军已经在连、排级配置了电脑并与战区战术网络连接。那些特种兵分队充分利用电动直升机的隐蔽性与电子战专家一起深入敌后奇袭印军的基层连队。印军的电脑操作人员被迫交出了各种密码和口令电子战专家可以顺利地进入印军的战区战术网络他们各施奇策突入印军的各个电脑系统以获取印军的兵力部署、各处基地、防空阵地的结构、巡逻部队的执勤时刻表等等珍贵的信息。各分队获得的信息很快就可全部汇总到前指和中央的信息库中去了。
我军攻占印军第八整编山地师后电子战团的专家蜂拥而至他们次有机会了解印军师一级战术网络系统的配置、安全管理以及与东北战区的网络连接对其后的信息战极为有利。光是从基地数据库中得到的基地的管道、通讯、网络系统的详图仓库布局、储存物资的清单等等就是价值连城的资料为我军其后的改造利用工程可以节省多少费用啊。当然他们也充分利用印军尚未切断与第八师的网络连接之际进入了东北战区司令部的数据库转瞬间他们就下载了大量珍贵的信息。
我军在攻击第十整编山地师基地时先奇袭了外围据点利用据点的电脑潜入了师部的电脑系统得到了基地的兵力和火力点部署、炮兵阵地的机动方案等信息这可以减少多少伤亡啊。
总参电子战部则组织大批专家深入研究印军的电脑网络系统迅开出一套名为“金针”的软件和一块接口卡装入电子战团专家的军用“飞龙”电脑中只要接上印军的战术网络的端口就可以顺利地接入印军的战术网络运用“金针”软件中的各种破解口令的工具进入各重要数据库的成功率相当高。操作人员还可以在战术网络中“游荡”以伏击那些合法进入要害数据库的用户截获了他们的口令后也可进入这些数据库下载重要情报了。
后来特种兵和电子战团的勇士改变了策略他们深入敌后偷袭印军二线部队边缘的连队他们的战斗力弱得多防范也比较松懈。得手后照样可以利用他们的网络端口进入战区战术网络而获得印军的动态信息。而且只要不伤害人员也不损坏设备那些印军也不会向上级报告这样就不会惊动印军战区司令部了。他们甚至偶尔能进入印军总部的电脑系统居然得到了印军各师师部人员的名单以及人事部门对他们的评价;Lca战机和aLh武装直升机的资料、测试报告;还有海军舰艇的资料呢。说他们挖到了“金山”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好几次特种兵抓获了印军中的“网虫”他们钻研印军网络系统的本领可真不小但是根本没有抗审讯的本领一经审讯就吓得屁滚尿流把自己知道的秘密甚至平时钻研的“心得”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这些网虫明的破解印军网络口令的方法真是匪夷所思我军专家都极为赞赏。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更了解同胞的思维习惯所致。
反观印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锡金、不丹、马尔代夫这些小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根本就不在话下。在军事技术的引进方面又受到前苏联、英法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宠爱”对巴基斯坦甚至中国都有一种优越感完全没有我军的那种紧迫感。当然在技术上对我军的中央集约控制的电脑网络系统也没有有效的攻击手段。
在这场夺取信息资源的网络大战中印军完全处于下风。
天地开眼
侦察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是当今极为有效的侦察手段能掌握敌军全局的动态变化。我国的卫星技术要比印度先进得多印度直至2oo7年才掌握了卫星回收的技术而我国已于2oo5年射了载人宇宙飞船。在金龙电池的支持下低轨道侦察卫星的侧视雷达的功率大大增强半导体强制冷前视红外成像仪的性能也大幅度提升其多光谱摄影机功能十分强大。它们拥有强大的联网传输能力能把侦察图象实时传输到前指、各师指挥所甚至战机、炮兵的控制系统。我侦察卫星多次现印军无人机的射车前指立即指令空军或远程火箭炮予以摧毁。高清晰度的摄影胶卷可以通过射的回收舱分批回收。印军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在战争的后期英美两国给予了技术支持但为时已晚。
在高空侦察机方面印度原来比我们强他们早就得到了前苏联的米格-25和米格-31高空侦察机。但是不久前我军改进了歼-8m其高空高性能已经相当接近米格-31而航程和巡航时间则有所越。装备的雷达的功率和前视红外成像仪的性能也有所越“天眼通”已经具有电子支持系统的能力这些国产设备都很实用。总体使用成本比米格-31要低得多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我军出动高空侦察机的架次要比印军多得多这也是国产化的好处。
用“飞天”高空无人机作平台研制的高空无人侦察机比印军的“尼桑特”和“普马”无人机(注1)功能强得多。尼桑特只能飞5小时而“飞天”可连续1oo小时执行任务其装备的侧视雷达和前视红外摄像仪的功能决不是尼桑特可比拟的。它在我军前沿的25ooo-3oooo米(“飞天-2”)高空执行侦察任务印军的防空导弹和战机也无奈它何。
我军以“电甲虫”微型步兵战车为平台研制的轻型侦察车作为战区战术网络中的主动信息节点挥了重要作用。它加大了驱动功率提高了机动性;表面涂了吸收雷达波的涂料本身既不热噪声也极弱因此有极强的隐形性能。去掉了3o毫米机炮保留4管35毫米自动榴弹射器作自卫武器。仅搭载3人1人驾驶1人操纵战车中央的伸缩式桅杆其顶端有1个多功能探测园舱可选带许多不同的载荷包括昼/夜电视摄像机、热成象仪、随动静物摄像机、激光指示器、视频跟踪器、微型双模雷达和中继装置。根据选用的设备它可执行多种任务如侦察和监视、目标捕获、损伤评估、目标指示和通讯中继等。设备组合安装在万向架上因而可保证方位和高度稳定。桅杆最高可升至12米高。还有1名侦察员可以下车进行侦察。得到的情报可以通过车载电脑数码化处理由无线网络设备回总部也可存储在电脑中。无线联网设备也有两种工作模式在深入敌后时采用压缩/猝模式工作电脑把信息压缩加密后通过定向天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卫星或“飞天”高空中继站送敌军的无线监视系统很难进行搜索/跟踪这些侦察车。它们昼夜大量出动活跃在前线可以长时间地深入敌后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