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进入核心的特科内线(2/2)
祝枭冬被击毙后,他的身份被红队队员张一虎及时发现,并马上汇报给了文昆凛。出于一种本能的直觉,文昆凛觉得可以从祝枭冬的失踪上作点文章,就命令秘密销毁了祝枭冬尸体。随后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特科情报科科长潘汉年,由情报科处理此事。
但是还没等特科情报科想好怎么好好利用祝枭冬的失踪事件,已成惊弓之鸟的调查科就骤然采取了行动。
调查科的大搜捕给上海地下党造成了重大损失,有二十二个地下党成员遭到逮捕,其中五人在大搜捕中拒捕逃跑,结果当场中弹牺牲。剩余十七个人全部被投入了龙华监狱。被捕的十七个人中又有三人叛变,在做了自新活动之后成为了调查科的一分子。调查科的七名细胞也在脱离地下党组织之后正式加入了调查科上海情报工作部,好歹给严重失血的调查科上海情报工作部补充了点不怎么新鲜的血液。
虽然国民党调查科貌似扳回了一局,上海地下党受到了自去年“四一二”以来的最大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调查科的损失更大,由于祝枭冬的失踪,潜伏在上海地下党内部的细胞不得不全部提前唤醒,失去了将来渗透进**地下党区委、市委、乃至省委的机会,近一年的细胞渗透活动自此了结,调查科的细胞渗透不得不重新由零开始。
而且由于这次细胞的全部暴露,中央特科政治保卫科重新详细调查了每个细胞的经历,和进入组织后的活动。这给今后对国民党调查科细胞渗透的防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杨剑虹能成为调查科驻上海的特派员,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是陈立夫的密友,以及他极右的政治倾向。虽然杨剑虹并不能说是无能之辈,但是他没有什么情报工作的才能,也对这方面没什么兴趣。他更感兴趣的借着国民党党务调查科驻上海特派员的这块大牌子混迹于上海上层社会。
对调查科上海情报工作部的业务掌控,杨剑虹全放心地交给了他的副手鲍君甫。
鲍君甫没让杨剑虹失望,凭借着在上海深厚的人脉关系,鲍君甫指挥的调查科上海情报工作部很快就在上海打开了局面。
七月二日,鲍君甫把上海**地下组织要在沪西举行飞行集会的情报及时通报给了租界工部局巡捕房,使巡捕房的巡捕提前赶到了飞行集会现场,迫使上海地下党不得不放弃了此次飞行集会。
七月六日、八日、十一日,鲍君甫带领调查科行动股成员,接连破获上海地下党的三个秘密机关,缴获大量地下党的秘密文件,但是由于在行动开始时被**的暗哨发觉,没有抓住共党人员。
七月二十六日,鲍君甫带领巡捕房中央捕房的巡捕,破获了上海地下党设在公共租界的一处秘密印刷所,**地下工作人员仓皇逃离,现场留下的一杯茶还在冒着热气。在印刷所缴获了地下党遗留下的油印器材和许多《红旗》、《布尔什维克》等红色刊物。
鲍君甫的工作效率不但令杨剑虹非常满意,也令南京的徐恩曾叹为观止,成为了徐恩曾的目中红人,也成了调查科在上海的行动效率最高,活动能量最大的高级特工。连公共租界巡捕房都对鲍君甫赞叹有加。
徐恩曾和杨剑虹以及公共租界巡捕房所不知道的是,所有鲍君甫的这些成就都是在中央特科情报科的帮助下取得的。
七月二日的飞行集会在事先已经被公共租界巡捕房的包打听所察觉,在包打听还没完全确认之前,特科情报科就把这个情报通知了鲍君甫,并及时通知上海沪西区委取消了计划的飞行集会。
七月六日、八日、十一日,鲍君甫所带头破获的上海地下党的三个秘密机关,都是特科情报科设置的假机关。调查科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也是情报科准备好的假文件。
七月二十六日,鲍君甫带领巡捕破获的秘密印刷所也是特科情报科准备好的礼物,不过那些红色刊物倒全部是真的。只是那些油印器材的损失令特科总务科大为心痛。
在中央特科情报科的配合下,鲍君甫就这样一步步获得了国民党高层方面的信任,打入了国民党情报机构的核心圈子。
下面字数不算钱
身体好多了,重新每天正常更新。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