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超级病毒”乌拜达(1/2)
1.从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出发,向西南面100多公里穿越勒齐斯坦沙漠,就到了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山区里,这里是苏莱曼山脉的一个分支,在那些高低起伏的山峦下边建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城堡。这个城堡的功能之全面、设施之完备,没有到过那里的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
这个地下城堡方圆十几公里,从地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地下已然是一座小型的城市,生活居住、物资供应、娱乐设施、医疗服务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研究机构,应有尽有。
能源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好像一个人体内血液中承载着的水、氧和营养物质,如果缺少足够的能源供应,那这座城市将失去活力,如果没有了能源供应,那这座城市就有可能成为一座死城,而不适宜人类居住。在如此之大的一个地下城堡,照明等所有用电都是采用太阳能发电,但是却看不到一块亮得刺眼的采光板,靠的是一种吸收光线能力极强的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采集太阳的能量,这些网状结构的颜色与地表的颜色并无两样,任何红外线或者远红外线的侦察设备都无法发现。
水源和供水系统也是一座城市的命脉。这座地下城堡一共有两套供水系统,一套是从赫尔曼德河引水净化,另一套则是从高德济雷盐湖引水淡化,无论是净化水还是淡化水设备都集中在一个供水中心,这个供水中心供应的水是经过处理可以直接饮用的,各项水卫生指标都能够达到全球行政管理委员会(GCSC)公共卫生署颁布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城堡内的公共交通还有私家交通工具全部采用蓄电池供应能量,行驶的过程中没有有毒气体释放。再加上城堡里通风换气设施完备,四处种植了一些喜阴植物,尽管是在地下深达几百米之处,仍能保持指数很高清新空气。
地球上最大的恐怖主义组织——乌德组织(UJO)的大本营就设立在这里,这里被恐怖分子称作“总部基地”。
2.乌德组织(UJO)自成立到如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其领导人也已经不知道轮替更换多少代了,自从创始人乌德-本-拉里去世以后,这个组织便用他的名字命名,改为乌德组织(UDENJEHADORGAATION,简写UJO)。
十九世纪50年代,乌德-本-拉里在当时的沙特阿拉伯国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的家庭里出生,他是一个极端激进的穆斯林,在他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家业,成为身怀巨资的富豪。他在那个时候的美国接受过特种训练,长期在阿富汗地区打游击。后来,海湾战争爆发,美**队进入了他的祖国,这激起了乌德的愤怒。公元1988年,他成立这个恐怖主义组织,开始了**活动和针对以美国为首西方世界的暴力行动,大约十年以后,这个组织曾经一度更名为全球反美圣战联盟,并逐渐发展到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信徒和追随者。可以说,乌德是当代恐怖分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至今还是恐怖主义的精神偶像。
公元2001年9月,这个组织对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劫持三架民用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大楼骤然间坍塌,随之被夷为平地,320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这起严重的事件,正式拉开了全球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序幕,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那个时期,当时的美国及其盟友派军队进驻这个恐怖组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在反恐战争中反复多次地给这个组织以重创,其核心领导层也几经近乎瘫痪,整个组织一蹶不振,偃旗息鼓几十年。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个恐怖主义组织就像那些山火烧不死的野草,一旦气候转变,它便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下死灰复燃、死而复生,艰难地生存下来,并且仍在策划和实施全球范围的恐怖袭击活动。
有所不同的是,当年这个组织的矛头主要指向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军队,而如今,国家已不复存在,军队也随之消失,所有的国境线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可是,乌德组织(UJO)的恐怖活动并没有终止,只不过他们把全世界与其信仰不同的广大民众,当成了残害的对象,这使他们袭击的范围无形中扩大到了全球各个角落,即便是虔诚的穆斯林教徒,这些恐怖分子也认为他们所信仰的教义与其有着完全的区别,因而也不能幸免于难。多年来,乌德组织(UJO)借助科技的发展,进行恐怖袭击的手段花样翻新,更加隐蔽、更加精确、更加残忍。
3.“伟大的乌德-本-拉里,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这是乌拜达-本-拉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乌拜达-本-拉里原名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在开罗大学就读期间接受了一些极端宗教思潮的影响,一心与地球上所有他自己认定的异教徒为敌,于是,在生物学博士学位还没有完成的前一年,毅然脱离了家庭的资助,与几名同学一道投奔了乌德组织(UJ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