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爷爷助功(2/2)
绿叶清风就是这样,运用生活细节,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经验教训,使人易于接受,并能迅速得到提高。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这样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
吃完饭后,胡惠中安排五人分头行动,搭建新的木屋,在增加了苏小惠、吴可二人后,原有的木屋已不够用。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忙碌,四十多平方米的新木屋建成了,胡惠中把它隔成四个单间,分别用于苏小惠、吴可休息室,食品贮藏室,吃饭小厅,学习室等。
随后胡惠中又带着第一次到这里的苏小惠、吴可看这山上的水井和贮物用的地窖。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在这样的孤峰之上,竟然有泉水,也不知这水是从哪里来,正是应了那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远。
还带她俩看了几块菜地:“这些菜地都没有破坏林地,都是在丛林中见缝插针开挖的,种一些常用蔬菜,解决了我们的吃菜问题,每一块面积不是很大,这是为了保护山顶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人从上空发现我们的活动痕迹。”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五人开始练功,胡惠中把苏小惠叫到一边,让她按上午的方式打坐,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然后胡惠中把手搭在她头顶,掌心对着她的百汇穴,将他自身的内气注入她百汇穴内,并引导她本身的潜在的内功气流,沿着她全身经脉流动,让她各自阻塞不通的脉络相通,把各穴位相连,开始极为艰难,等到连通了全身三分之一的脉络后,速度就较快了,这时苏小惠本身分散在全身各处的内气在胡惠中的带动下,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气流,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运行了一小周天后,汇入到苏小惠丹田中,胡惠中收回他的手掌。
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小时,消耗了胡惠中极大的功力。
其他的人已练完了一**,吴可就她打坐中遇到的问题向胡杨请教,韩冬、余明正在切磋拳术,见胡惠中收功后,都围了过来。
苏小惠一醒过来,还未睁开眼就感到了巨大的变化,只觉得体力充沛,感官无比清晰灵敏,在她周围几个人的呼吸、心跳她都听得一清二楚,并且能根据其心跳和呼吸的区别,分辨出每个人不同的心情。
这就具备了在众多人群里,不用看,就能从人们不同的呼吸、心跳、皮肤充血、身体出汗等生理活动,分辨出他们不同心理活动的能力,从而发现出他们是否有危险的企图等,从而作出防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具备这种能力,一般人不练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小惠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她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起身向胡惠中跪拜:“谢谢爷爷!”
胡惠中笑呵呵的接受了,对吴可说:“等我恢复一下,晚上再助你行功。”
他们五人欢呼雀跃。
胡杨、余明、韩冬三人知道助功其实非常艰难,也非常凶险,除行功的人要有高超的武功外,没有特殊体质或是资质差的人是不能接受别人的助功,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会经脉暴裂而亡,而能这样做的人,据胡惠中说,在习武的人中概率是十万分之一。
引介人韩冬、余明也没想到苏小惠她俩有这样的能力,因此倍感高兴。
练内功最难的是入门,现在苏小惠、吴可她们入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是勤练,就会进入快速期,进步就快了,那时他们五个人相差不是很大,在一块练习就能同步了。
快速期过后,就进入中期,这时就凭个人的智力和领悟能力来决定个人武术成就,但到了这一步,也就步入了高手行列。也就是说能把内功练到中期水平的人已经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