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亭下验学(1/2)
苏凝终于挪动了步子,像青年走过去,双目含火,俏脸生霜。
青年看她走过来,忙一边招手,“这边来。”一边心中诧异,“哪来这么大杀气与煞气,自己没得罪她呀,恩,不对,自己暂时还没得罪她呢。算了算了,不管了,没时间了。”
青年离开木柱,径自走向摆放在山坪广场上的一张桌子,拍拍桌子后面坐着的穿书生袍的学长肩膀,“我来,你先忙着去吧!”
那书生抬头看一眼这青年,忙道:“师兄,这是?哦,好,有劳师兄了。”
“不客气。”青年果然很不客气,等到那书生离开,就大咧咧往椅子上一坐:“姓名?”
“苏凝。苏醒之苏,凝结之凝。”
“性别?”
苏凝咬牙,不答,死瞪着青年。
“性别?”青年抬起头,眨巴着眼睛,无辜地看着苏凝,很认真地问道。
苏凝望着他,深吸一口气,很努力地平息心中的怒火,生生从牙缝里挤出个音节道:“女。”
话音刚落,立即就看到身边一位登名的书生惊讶地转过头了:“兄台,你是女儿之身?”
苏凝愣住了,张口结舌。
那位兄第望着苏凝,接着道:“真乃双兔傍地走,不能辨雌雄。要不是兄台,不,要不是听姑娘亲口道出,小生是真真分辨不出的。”那书生右手捋着颌下并不存在的胡须摇头摆尾,赞不绝口:“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女儿身着书生袍倒别有一番英姿风度。倒可以想见曾前辈当年风采。”
苏凝又一次苦逼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再去看那青年,已经提笔在登名簿上认真仔细地写上“女”字,字迹虽然不是十分工整好看,笔风倒是潇洒流畅,只不过这时候苏凝是定然不会有那闲情欣赏赞叹的。
青年写罢,笔尖再蘸一点墨,又问:“年龄?”
“二八。”苏凝无力了,她认了,她听天由命了。
“籍贯?”
“建康府。”
所谓“建康府”就是北宋时说的“江宁府”了,也就是南唐时候的金陵城了。
“前院?”
“栖霞书院。”
“官府籍证”
苏凝递上。
“入院文牌。”青年接着问。这入院文牌是各地负责招生选拔工作的书院教习夫子或者学长师兄所颁发给适合入院书生的检对文书。苏凝取出,青年接过,打开一看,鉴介人处龙飞凤舞两个大字“袁燮”。
青年不由一楞,抬头再看苏凝,眼中便多了几分不同的目光,口中喃喃,“那个书呆子啊,真不容易。”手底下也没有间断,在登名录鉴介者上写道:“袁老二”。
“袁老二?袁老二是什么意思?怎么这样写袁公子?”苏凝不忿。
“袁燮,字老二。”青年笑,“就这个意思。”
“哪有人会字老二的?”
“他呀!他就是那个‘哪有人’。”青年一本正经,回道。
“……”苏凝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青年分明是有意为之。据苏凝所知,袁燮分明是字“和叔”的,就算是以“叔”字取义,以“伯仲叔季”为据,也应该是“老三”的意思,断断不会是“老二”的。
所以苏凝又问:“师兄和袁学长是好友,还是……你们有过节?”苏凝能想到的,关于这青年开这种玩笑的原因就只有这两种可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