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阵法奥妙(1/2)
阵眼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傅梦泉又沉默了。
半晌后,傅梦泉反而去问傅子云:“二十四人大棍阵是谁改出来的?天齐吗?”
傅子云点点头:“没错。《化胡经》里头就有十八棍阵,他就是依照这个,将‘四大’补齐,改成了这棍阵。”
“他有没有说为什么要这么改?”
“他曾经和我说,十八棍阵精妙倒是精妙,可是要想使之行成一个整体却似乎难了些。倒不如每部四人,各成一体。而这六部之间,又存在着某种精巧莫名的联系。所以他觉得,或许每部四人更简单更合适,也更适合他们棍房弟子学习。”
“他真是这么想的吗?”傅梦泉问。
“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他倒是这么说的!怎么了?”傅子云摊手。
傅梦泉道:“他要真是这么想的,那他倒真可以说是个天才。要是他自以为补齐‘四大’就可以演成另外一个阵法,那他就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蠢材了!”
傅梦泉也只有在说到与武功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口气实在大得吓人,这时候看起来倒也真像个教习。傅子云他们都深刻地了解这一点,虽然还是觉得别扭,这时候还是静静地听她往下说。
果然,傅梦泉缓一缓后接着说:“刚才说过,十八棍阵以所缺之‘一’来嵌套整合,方能形成一体,要是随随便便找出十八个使棍的武生来布此大阵,那最多只能貌合神离,因为只有真正懂得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佛家弟子才能领悟这阵中的精髓。而这些人——”傅梦泉一指演武场上战做一团的棍房弟子:“他们就是那些不通禅理的凡夫俗子了。这也是几百年来十八棍阵未曾流传出去的真正原因。”
“但是,天齐将四大补齐,让这群功夫参差不齐的武生去演这二十四人棍阵,反倒成就了另一种阵法,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反其道而行,‘四大皆备,六识常存’,十八棍阵以四大相扣相连,二十四人棍阵却是以六识相互呼应——凡夫俗子自有凡夫俗子的武道,六根清净的和尚却是不会明白六识想通的道理的。”
“而且——”傅梦泉居然还有话说:“这群棍生间功夫的差距实在大得离谱,功力参差不齐,招式五花八门,四人棱形阵正好弥补这之间的差距,每一组的战力相差不大,而且除孙天齐那一组主攻之外,其余五部人手全部取守势,所以这才使这阵法在如海浪般汹涌的冠者阵中至今未散。”
众人看去,果然觉得傅梦泉这比喻很恰当,冠者阵虽遭受莲花阵的切割,可是其四方形状半分也没有变化。这时候,冠者阵三十人结结实实将棍院二十四人围在当中,六瓣莲花正如飘荡在海面上的一朵白莲,又像海面打起的漩涡,虽澎湃激烈,却不能奈何得了大海半分。
阵,并不是简单站位走位就能算是布阵。
要成就一支大阵,对每个布阵者的内息,吐纳,招式,心法甚至神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的阵法当然也能链接每一位布阵者。
当然,不同的阵法有不同的法门,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比如这时候布施冠者阵的每位武生,都会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成了这大阵的一部分,好像一下子多出来了二十九双眼睛,二十九对耳朵,神识似乎以经能感受到这四方区域内的每一丝风吹草动,打出的每一份劲都能在这片区域内激荡扩张,体内的内劲虽打出却仿佛没有消逝,同伴打出的内劲的多余的部分正不断被自己吸入体内——这正是冠者阵可怕的地方,会使每一个破阵者借助同伴的力量暂时提高己身功力和境界,这些本已经是凝神境的高手,这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已经踏入了入微境与出神境。
六瓣莲花阵虽然不能奈何得了冠者阵,但在冠者阵中飘荡浮沉这么长时间没有崩塌垮散,自然也有它精妙的地方。
五组花瓣联手布防,的确是固若金汤,但要知道从来守不可久,莲花阵坚守这么久,就是因为有孙天齐这一组宣泄口。
一个旋转中的球状物体为什么一般不能击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