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身无妄,且在险中行(二)(2/2)
这人正是钟离权,原来他听祝星说起武功害人不浅,心中悲苦而去,胡乱的疾跑,稳定心神之后,却发现自己竟在一条小河前。那小河涓涓,善可鉴人,钟离权望着水中的自己,问道:“钟离权,你习武是好事?还是作恶?你当年做将军,死在你手上的人,可又何曾少了?你志在拯救天下百姓,到头来却一事无成,空活百岁,你有何面目做祝星的师父?”心中难过,不得其解,习武错了么?为何天下百姓如此厄难多磨,禁不住仰天问道:“老师,您告诉我,如何做?我该如何做啊?”
钟离权呆坐在地,一阵失神,忽地想起当年他的老师曾言:“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持其气,无暴其气。”
这几句话出自《孟子》,钟离权自然知晓其中涵义,到如今重又想起,才发现自己一直未得真意,气者如武,练气入体,习武强身,若不识人心,则气暴其体,武伤他人。
想通此番,钟离权心中豁然,大笑道:“我当救人心,必救天下。”转念一想:“祝星不愿习武,自不强求,但若能得传我道,养丹渡人,也是妙事。”当下掬水洗脸,弄散头发,扎成双髻,又向猫儿岭,寻找祝星。
他寻到岭下村屋时,恰见祝星被吴正风制住,便生起考验祝星的念头,欲瞧祝星如何处之,果不其然,祝星所为合他心意,便大笑而出,将其救走。
祝星道:“真是钟前辈,可你不是走了么?怎么会出现救我呢?”
钟离权道:“星儿,我要走了。”祝星道:“钟前辈你要去哪里?”钟离权道:“中条山。”祝星道:“前辈是去游玩么?”
“不是。”钟离权道:“我此去中条山,是为寻访一位故人,算起来,我与他已有二十多年未见。”
祝星道:“那我还能见到前辈你么?”钟离权笑道:“星儿,我老钟做你老师,你可愿意?”祝星不假思索便道:“我自然愿意,就是,就是……”钟离权道:“就是什么?”
祝星吐了吐舌头,道:“就是别让我学武功,别让我看书,我打小一瞧书就想睡觉。”
钟离权哈哈一笑,道:“我做你老师,自不会教你这些,不过,若要做我的徒儿,非心智坚毅者不教,非心地善良者不教,非大智大勇者不教,你须得通过十个考验,方能入我门下。”
祝星道:“十个啊。”钟离权道:“嫌多么?”祝星道:“不嫌多,就是我笨了点,怕是做不到。”
钟离权忖道:“这孩子本该聪明绝顶,却不通世故,不读诗书,日后我得善加诱导,激发潜能才是。”笑道:“那你可愿意接受这十个考验?”
祝星心想:“祝星啊祝星,男儿大丈夫岂能畏手畏脚,钟前辈要考验你,那是为你好,别说是十个,便是百个又怕什么。”继而大声说道:“我接受了,应该怎么做?”
钟离权点头,道:“好,好星儿,这第一个考验么?是考验你的诚心。你若真心要拜我为师,就要在半年之内,一步一个脚印,来中条山寻我,若过了半年,我可就走了。”
“中条山么?”祝星表情认真,道:“好,我一定会去找你的。还有第二个考验呢?”
钟离权道:“别急,这第一个考验还未说完,除了在半年之内来中条山寻我,还要弄明白两个道理。”
祝星奇道:“两个什么道理?”
钟离权道:“一者,无所恃;二者,无所碍。好了,我这便走了,星儿,自己切记保重,我老钟走也。”说罢,只听呼的一声,人已遁去。
“无所事?无所爱?”祝星叩头嘀咕道:“这两个是什么道理?”忽地一惊,原地蹦了几圈,在地上摸来摸去,口中急道:“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在地上摸了半晌,也没找着,祝星急得快要哭出来,嗫嚅道:“妈妈的帽子不见了,怎么办呐,丢哪里去了。”
“会不会?”祝星细细一想,忖道:“怕是掉在村屋里啦,可是现在去找,方才那几个人还在呢,哎,不管了,妈妈的帽子一定要找到的。”
林麓中,星月无光,黑暗幽密,祝星辨着方向,缓缓向村屋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