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图书馆的风波(上)(2/2)
自从进入北大后,陈雨专门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图馆里。每天朝九晚五都到图馆报到,对于哪里的一切可以说熟悉的不得了。
不过图馆虽然很大,藏也相当的多,可惜陈雨并不是做学问的人,虽然他的成绩如今在全校还都是最好的。
另外,因为陈雨是学生,北大图馆虽然珍藏了很多难得的籍,可是他却接触不到,加日常事物的繁忙,让他渐渐减少了去图馆的次数,细想起来,最近一次去图馆还得推移到一个月前。
不过,无论怎么说,北大的图馆还是闻名遐迩的。
北大人喜欢用“一塌糊涂”一词形容北大。“塌”是指博雅塔,“糊”是指未名湖,“涂”指的是图馆。
要知道湖光塔影的北大校园非常美丽,但它的美丽不仅仅是风景。其中更重要的是北大拥有非常好的文化设施,有着开放的学习氛围和自由的传统,学生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获得尊重。
北京大学图馆始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楼,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新型图馆之一。而现在的北大图馆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在校园中心地带建成一座新馆。在当时是国内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图馆,至今已经将近二十年的风雨过去了。
重生过一次的陈雨心里清楚,现在的北大图馆还远未达到最鼎盛的时期,而真正的辉煌要出现在6年后,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捐资兴建的北京大学图馆新馆落成,那时,北大图馆的规模才真正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
跟着林惜雪来到图馆。因为是休息日,所以来图馆看的学生要比平日多了很多。
没有带借阅证,用林惜雪的借证随便借了一本英文版本的小说,两个人找了个人少一点的阅读室面对面坐下来。
“你看,我查资料,怎么样?”林惜雪冲着陈雨莞尔一笑。
陈雨点点头,翻开了已经有些泛黄的。
这是一本已经很有年头的英文版的短篇小说集,页都有些发黄了,的最面还积了一层薄灰,擦了擦面的灰迹,陈雨打开看了起来。对面的林惜雪抬头看看正在看的陈雨,甜甜一笑,低下头忙自己的功课去了。
小说虽然写得有很多念头了,不过却十分精彩,很认真地读完了两篇小说,抻了一个懒腰看看表,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坐了快一个小时了。
屋子里的学生比刚才多了不少,其中还有几个学校的老师,整个阅览室安安静静的,只有页翻动发出的沙沙声。静静地看看对面的林惜雪,小丫头正聚精会神地低着头查找着资料,做着笔记,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抬头看着她。
一缕漆黑的长发顺着林惜雪白玉一样的脸颊滑落在桌面,在陈雨这个角度,正好看见半张脸庞。看了一会儿,感到有些口渴,陈雨悄悄把放到桌子,起身出了阅读室。
在图馆外面的小超市买了两听冰镇的可乐,一仰脖喝下大半听,然后十分舒服地打了个饱嗝,转身回了阅读室。
因为过于专注,所以小丫头并没有发现陈雨离开,依然在忙碌着,悄悄地将饮料放到小桌,陈雨又看起了小说。
“乒”的一声轻响惊扰了正在看的陈雨,抬头一看,林惜雪手里拿着饮料罐,满脸带笑地看着自己。
“什么时候去买的?”看陈雨抬起头,林惜雪小声问了一句。
“刚才,你看太专注了,就没打扰你。”陈雨小声回答了一句。
“你也挺专注,我都看你半天了,你都没发觉。”林惜雪说。
陈雨笑笑:“还差多少完成啊?”
“还有一些,你先看。”林惜雪说完,送给了陈雨一个迷死人不偿命的微笑,然后又低头忙起来了。
喝了口饮料,又继续看起来。
没过多久,一阵乱哄哄的吵闹声从阅读室外面传了过来,在男生粗粗的嗓门中还夹杂着女生细细的吵闹声。
阅读室的人纷纷站起来涌向外面,想看看发生了什么,林惜雪和陈雨虽然没有像别人一样涌向门口,不过也抬起头,向着阅读室外面望去,因为外面的吵闹声比刚才又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