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承明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曹参军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曹参军(2/2)

目录
好书推荐: 超级饭店 兼职人类 唤聊斋 全能影锋 神兵宝鉴 神兽王座 异界占星师 抗日新一代 弃绝下堂妇 求灭

李承明现在是先太子唯一的血脉,一旦击杀李世民他就是大唐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尽管现在投入他的门下无异将陷于龙争虎斗的险恶之中。可是不如此,又怎能显示我数十年苦学的满腹谋略呢?何况这也是我谋取富贵,名扬万世的最后机会。我决不能放弃。王利涉雄心勃勃,犹如一只潜伏在野草丛中的猛虎,正注视着渐渐来近的猎物。

“自秦汉以来,开创之时的太子往往难以克始克终。先父也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个魔咒!依先生之见,我与李世民之战,能有几分胜算?”李承明直截了当的问。

“以我之见,殿下毫无胜算,且有性命之忧,已是危在旦夕。”王利涉同样直截了当的说着。

他当然也须以诚相待楚王,不能有任何留有余地的打算。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获得楚王的信任,视为心腹。

薛万彻等人闻听王利涉之言,不禁不惊失色,心头竟是一阵狂跳。

他们虽然也有危惧之意,却并没有如同王利涉这样认为危在旦夕,且就算是这样,也不会像王利涉一样毫无顾忌的说出。

尤其是薛万彻,他久随太子处理朝政,所见之人都为官场老手,个个圆滑善变,说出话来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纵然面对心腹之人,也少有直言无忌之语。他在耳目濡染之下,说话行事,不觉也留有余地,失去了当年的凌厉锐气。

李承明冷然一笑:“现在我强彼弱,先生之言,实在令人惊骇欲绝,可有所据?”

其实他也认为王利涉所言,并无半分夸张之处。自己最近常常莫名地惊恐,感到危在旦夕。

“殿下,我大唐之所以能够创立,是为何故?”王利涉反问道。

“一是天命所归,二是人谋所至,三是兵威所加。”李承明答。

“天命无形,人不得见。人谋密策,亦难为众所知。唯有兵威,天下人人俱可感知,故在天下人眼中,大唐实是兵威所至。”王利涉道。

“是啊!大唐兵威乃乃”

“大唐兵威乃李世民所创,天下人被其所惑,不辨真伪。故智谋之士,争相投入秦王府中,敢死军卒,亦纷纷归于秦王府内。朝中大臣,对李世民示好献媚者不计其数,甚至连皇后宫之内,据说亦有秦王当主天下之说。所以他才敢在太极宫中,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太子、齐王。现在他又是皇帝了,手下可称为名将的至少有三人,李靖、李世绩、李道宗,勇将,猛将更是数不胜数,能够攻城拔寨,独挡一面的将足有二十几个。大王麾下兵微将寡,时间一久必败无疑。”王利涉毫不客气地接过李承明的话头说道。

“那,那以先生之见,我该当如何?”李承明问,声音竟是隐隐发颤。

“李世民恃功谋逆,谋害太子,威逼皇,失尽天下民心。不过大王引突厥入寇,也”

“你有什么高见,尽管说来,不必犹豫。”李承明打断他说。

“大王现在不得关中民心,所以最重要的是军力,现在黄河以北只有李世绩一人为李世民苦苦支撑。我们只要说服李世绩归降,我们就可以和李世民隔黄河而治,黄河以北的百姓大多心向太子,又有黄河天险为屏障,突厥为后盾,李世民必无可奈何,大王就可以稳控半壁河山。北地民风剽悍,士卒大多悍不畏死,大王在那里明刑赏、安流民、垦荒地、薄税赋、广揽贤士、识拔大将、厚抚归顺,固本培元。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图中原,霸天下。”王利涉道。

“皇爷爷曾经夸李世绩是“纯臣”,说服他归降,恐怕是不可能?”李承明对王利涉的想法很是怀疑。

王利涉哼了一声道:“大王太高看李世绩了,依利涉所见李世绩不过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只要大王给他的封赏足够,他一定会反戈一击的。”

“啊不会?李世绩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呢?”李承明大吃一惊。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