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矿区风流 > 第二十五章 汤池流大川

第二十五章 汤池流大川(2/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逆转人生 穿越异世的巫女 逆转启示录 妾上无妻 末世之尸叱全球 重生之我在升级 地藏演义 虚空真魂道 血战英雄 军机七处

李先生牵着道荣的手,笑道:“好啊,好啊,欢迎、欢迎!”把他迎上座椅,庄重敦厚精明贤淑的夫人吴瑛端来刚泡的清茶,望着这位青年小伙子,手在围裙上擦着,满心欢喜。

李范一先生抿了一口茶,望着门外,简单地说:“陶先生已经调走了,你到夏家庙去吧,汤池临时学校在那里。”其实,李先生此时心里翻血渣,国难当头,急需培训抗日救国的人才,蒋介石的心里容不下汤池训练班,王明的眼里也嫌陶铸碍事,撤销了陶铸的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委员一切职务,调鄂西工作。多么好的一个人啊,为什么师生敬仰他、群众爱戴他、王明却恨他、整他?李先生身为校长,打算向董必武下跪也没有能够留住陶铸,眼中盈满泪水,目送杨道荣翻过了坵岭,只到看不见他脚下扬起的灰尘,才踱回房中。

夏家庙离汤池不远,坐落在从北到南的一条高岗上,既是临时学校校部,也是鄂中特委的创始地点和办公地点。庙有前殿、后堂,左右两厢房,中间有个小天井。庙外周围有一条四米多宽的水沟环绕,荷叶你争我让,水草蓬勃生长,沟内岸边建筑有两米多高的土围子,像护城河,仅一座木板桥进去,是1932年贺龙率领红军打龙集时,住在汤池的国民党军队为防止红军挖掘的。

杨道荣大步流星进得庙来,上百名青年正在听老师讲课,他到办公室报了名,学校安排他到彭家祠堂去,因参加训练班的学员大批涌来,夏家庙为一队,住不下,在九龙庙建立第二队,又住不下,只好在彭家祠堂建立第三队。时近黄昏,杨道荣风尘仆仆地投奔到了彭家祠堂,临时学校的师生热情地迎接了他。

汤池训练班在蒋介石的阻挠干预下,被勒令停办以后,国民党湖北省建设厅停拨一切经费。为了继续培训抗日骨干,陶铸、李范一等人商量,采取换汤不换药的办法,以“临时学校”的名义继续招生开办,师生的伙食及必要的开支是李范一校长从他自己办的米厂、油厂、供销合作社挤出的银元和向社会贤达募集资金维持的,好在是1937年12月20日第一期开办时就留下了优良传统,老师们将从省建设厅领回的应得的津贴每月二十至三十块银元交给学校统一支用,师生按每人每月三块银元吃伙食。

杨道荣拿着碗筷,摆队打了一份饭菜,蹲在树荫下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一百多名青年学生、老师窝在一处,开地铺,垫上一把蒲草叶,将夹被子角系上绳子扯紧,当中用0.8米长的两根细木棍一撑就是蚊帐,俗名乌龟帐,杨道荣筛好了自己的窝,穿着短裤,拿着换洗的衣服,到塘里洗澡去了,男同学在水塘的北边,女学员在水塘的南边,各有各的领地,互不串通。打水仗的、凫水的、踩水的、打狗爬骚的,青年们尽情地嬉戏着、忙碌着。

汤池训练班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董必武、叶剑英、周恩来同国民党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石瑛、上海银行汉口分行经理周苍柏、在银行工作的张心一等商量筹办的,经费由上海银行贷款一至二百万元作为打游击贷款和湖北省建设厅拨教师的工资、学员的生活费以及石瑛等贤达捐款、募捐并且向四川省农民银行订了五十万元的农贷解决。全称是“湖北省建设厅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训练班”,是贯彻“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路线、培养抗日青年的摇篮。李范一任主任,陶铸任教务主任,许子威任总务主任,教员全部是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来的,**中央长江局和湖北省党组织先后派曾志(女)、刘顺元、李华、雍文涛、陈辛仁、刘季平、潘怡如、黄松龄、顾大椿、刘慈恺、蔡承祖、许子威、童世光等一批**员到训练班任教和工作。邓颖超同志在汉口华商总会礼堂向从东北、华北、华东等沦陷区流亡到武汉的青年学生作报告,动员他们参加汤池训练班,青年们踊跃报名参加。第一批录取学员近60人,17日,由陶铸带队在汉口集家嘴码头乘小火轮经汉水入刁汊湖抵天门的皂市镇,转赴应城汤池。1938年1月20日,汤池训练班第一期结业,学员编为几个临时小组,分别到应城县所属的杨王岭、田店、巡检司、长江埠、陈家河、城关等主要集镇实习,让学员深入到工矿、农村,走向社会调查研究,了解工农、熟悉工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实习中受教育,在实践中求真知。汤池临时学校是在国民党勒令停止办训练班的压力下,重新取的名,秉承了汤池训练班的宗旨,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办学方针,抓抢机遇,培养抗日青年的。一开学就成立了党支部,旨在培养一批热爱祖国、坚持抗战的青年,在他们中间发现和培养信仰**的革命者,把他们培养和吸收入党,以他们为骨干,团结和领导这批人从事农村合作事业,通过合作工作去接近农民,把农民大众组织到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队伍中来,学校表面上朝会、升旗、唱升旗歌、上课。雍文涛是汤池训练班第三期学员,又是临时学校的教员,张谦光是国民党派到汤池监督**行动的督学,受陶铸等人的影响,短短两周时间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毅然决然地倒向**一边,走上了抗日救国的正义之路。

杨道荣在汤池临时学校积极投身到了轰轰烈烈地学习、训练、农村宣传工作中,聆听李镇老师讲授的会计法、简易测量技术以及其他老师讲授的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群众工作、农村合作化业务、马列主义著作、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统一战线、军事教育等课程,胡璇等女老师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歌曲,读《新华日报》,参加夜行军、农村调查、在街上出抗日墙报、演救亡节目等等革命活动中,并且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哪知当时党组织对学员入党的要求非常严格,党小组长跟他谈了一次话,使19岁的杨道荣刻骨铭心,他拿着笔记本认真记下了党对他的指示:“道荣,你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是可贵的,党理解你。但是,你的家庭是峒商老板,经党支部研究决定,暂时不能批准你的申请,希望你继续认真学习,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来,首先从思想上入党,用**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杨道荣含着泪花望着党小组长,说:“我一定听党的,请党继续考验我。”

十月上旬,日寇加紧了对武汉的围攻,应城危在旦夕,临时学校被迫停办了。

汤池训练班从1937年12月20日第一期开学到1938年10月停办,共办六期,其中含在武昌办的第四期、临时学校二期,不包括在陈河街办的保甲长训练班,共培训学员六百多名。学员分配在应城、汉川、京山、钟祥、天门、云梦、安陆、荆门、鄂东、鄂西、鄂南、鄂北等32县,为鄂中抗日准备了600多名干部,另外选送了一批学员到红安七里坪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办的训练班;经董必武同志同意,派出了一批学员去国民党西北军六十八师担任干部;派出了20余名学员到国民党张自忠将军的随营学校学习、工作;此外还不断介绍学员去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学习、工作。1984年10月31日,时任国家主席的**同志为汤池训练班题词:

“汤池是发动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战争的战略支撑点之一,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临时学校停办了,日寇的铁蹄即将踏进膏盐地,杨道荣揣着陶铸的题词:

“站在农村底哨岗上为民族解放而战斗

以赠

汤池师训班诸同学

陶任淘

一九三八、六、十五”

像无娘的孩子遇上了恶狼一样,怀着痛苦的心情,悻悻地回到了家中,欲哭无泪,欲说无门,整日整夜思考着,国难当头,我该怎么办?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