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回青县(下)(1/2)
当陆荣睁开朦胧的睡眼的时候,发现车门布帘外面一片清光。
此时天色已经亮了,马车早就过了龙心山,离了滁州的辖界。如今马车正行驶在一条并不算很宽大的道路上。
陆荣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越过车中那些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袱障碍来到车门口。
马车下的道路虽不及龙心山宽阔,但平整度却要好上数倍。车轮辗过厚厚宽大的石板接缝时只是微微抖动一下便又恢复了平稳。
布帘随手而开,晨光伴随着淡淡的雾气和丝丝清凉扑面袭来,在暖和的车厢里呆的太久,骤然被这清凉袭击,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寒冷,但对刺激浑沌的精神却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陆荣伸手系紧领口的纽扣,看着道旁的两旁的成行的大白杨树。在这深秋时节,它肥阔的叶片虽然苍老尽显无遗,即便已经失去了初生时的翠绿诱人,淡绿中包含岁月的痕迹,甚至有了即将凋零的征兆,可它仍是很倔强地粘附在那些枝桠上面,随着晨风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对路边的行人述说着它心底的不甘与愤怒。
透过白杨树杆的缝隙可以看到那成片的庄稼地。虽然此时谷物早已被农夫收进了家中,可那些秸秆还在,如小山般杂乱地堆在地里,凌乱不堪一片丰收过后的颓败。
“这里大概离滁州还不是很远吧?”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陆荣不知为何又想起来家乡滁州,想起了那个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再回去的世界,想起了那些并不壮丽辉煌却异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尘间琐事,想起了那些并不美丽甚至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但却挥之不去魂牵梦绕的脸庞……
“虽然死后重生,但仍旧无法除却那前世多愁善感的性格……”陆荣在心里自嘲着,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便将这一抹情绪强行压制在了心灵最深处,可眉宇间仍然掩藏不住露出了少许愁意。
陆荣遗漏出的少许愁能瞒过如杜武和陆谦这种粗心的大老爷们,但却瞒不过心细如发丝的母亲。
早已恢复常态或是适应了坐马车的母亲不知何时来到了陆荣的身边,并且发现了陆荣的神情有些落寂。她不知道儿子为何会有此情绪,她只知道儿子的心里不好受她的心也便跟着不好受。
伸手轻抚儿子的脸颊,替他抚顺散乱与眼角的发丝,柔柔满是疼惜地说道:“青县老家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有很多年纪如你的玩伴,只是气候冷了些。”
陆荣向母亲微微一笑点点头,心里生出浓浓暖意,还是母亲最为了解儿子,至少她时刻都在关心着儿子,要不然,自己瞬间的落寞又怎会被她发现?陆荣记起了那个世界的那首名叫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
品味着歌曲的含义,体会着母亲细微的关怀,陆荣感觉到自己今生依然无比幸福。当然,这种幸福不需要言语,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动作便已足够说明一切。
马车碾压在石板路上,发出一串咯咯的声音,迎着晨雾,一路行来,渐行渐远……
……
……
庄稼地渐渐地少了,白杨树也渐渐稀了,但人类的标志性建筑物却多了起来,或低矮或高耸,或青砖或红瓦,或散乱或稠密。
一座不算很大的城镇出现在马车的前方,虽然被白杨树那高大的树干和稠密的枝叶遮挡了具体模样,透过缝隙还是可以看见大概的轮廓。
“我们这是到了哪里?”
陆荣坐在车辕上,坐在赶车的尹坤身旁轻声问道。
看着一路行来道路两旁的景致,虽不是特别诱人心神,没心没肺的他仍然很好奇。即便一路上都是一成不变的白杨树,但每株白杨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样子,属于它自己的神韵风采,他就这样兴奋地看着,早已把清晨那偶尔生起的离乡的愁绪抛到九霄云外。
天亮以后,尹坤便换下了干了一夜的杜武,虽然尹坤也很少说话,但相比起杜武的冷漠要好了许多,至少对陆荣啰嗦的询问总是耐着性子回答。
陆荣虽然在心底仍旧很排斥尹坤,但多话的他总是需要一个说话的人,尹坤又愿意陪他说话,虽只是做着机械性的回答,但还是成功帮陆荣赶走了些许无聊,所以他愿意坐到尹坤的身边,愿意和这个只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人说话。
“这是白杨镇,距离滁州大约三百里,再往前大约两百里就是昆城,昆城的前面是虞城,过了虞城就是东华山,翻过东华山就到了青县。”
尹坤如同导航仪一样叙述着这此回乡的过程中必经的地点。
虽然只是叙述,可陆荣却是认真地听着,感叹着路程之远,感慨着晋国国土之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