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子监(2/2)
“是啊,是啊,您稍做等待,马上就到了。”
翁轶:更担心了怎么办。
陆行霈这厮不会是要把她卖到什么鬼地方吧……
一个人的反抗总是无力的,翁轶只能默默感受着逐渐热闹起来的环境。
这是……泉光巷,京中也只有这条巷子能这么热闹。
泉光巷的热闹原因众多,最不起眼的一条就是商铺繁多;至于其二,京中权贵大多聚集于此,也只有陆行霈那个不受宠的王爷被封在了近郊;其三嘛,泉光巷的尽头是国子监。
三条,有其一者便能足够繁荣,可这泉光巷三条全占。怎能不热闹。
马车未歇,似乎要一路行至尽头。
翁轶也反应过来陆行霈要把自己送到哪里了,心中骂他有病。
“贵人,到了。”
翁轶掀开车帘,果不其然。
国子监还同她记忆中一般气派,只是翁轶不喜欢这里而已。
没别的,单纯讨厌读书而已。
前世翁轶厌学,可考试时却一直高中,最后竟还成了大都朝最年轻的探花,女帝亲自给她簪花。这可把那几个国子监的老学究气的要死……
翁轶当时还觉得痛快,可这‘探花’的名头很快就成了她的原罪她的枷锁。翁轶现在想,那个‘探花’才是朱翟重视自己的开始,也是自己身不由己的开始。
现在的翁轶明白,没有足够的权势和清晰理性的头脑,就算拥有再厉害的才能,也只能做他人手中的棋子……
暗卫搬出马凳,翁轶踩着马凳下了马车。
“嗯……一定要进去吗?”国子监门口就站着郑夫子,翁轶想起了他那把挺疼、不,挺直的戒尺。
两个人用力点头,“是!一定要进。”
翁轶此时刚入国子监半年,却给郑夫子留下了不浅的印象。
看着翁轶他眉心不自觉皱起,手也抚上了花白的胡须。
“翁轶,你不是要去岭南的学宫?”
嫌弃之意溢于言表。
“这不是没去成嘛……”
翁轶也没的选,只能继续与郑夫子互相折磨了。
“你身后跟的这两位是?”
两人齐声道:“我们是书童!”
声如洪钟,郑夫子的胡须都被这声响震的飘飘荡荡。
“肃静,肃静。翁轶,既然他们做了你的书童,你就要好好管束他们……”
翁轶一边点头一边想,到底是郑夫子功力深厚,这样一比陆行霈那厮的‘念念神功’反而无力了起来……
郑夫子一边引翁轶回学堂,一边高戒翁轶,“……我说的这些,你可都记住了。”
“嗯,学生牢记于心。”
“哎,你记住就好。巳时是王老先生的讲座,你给我安分些。”
翁轶乖巧应答,“是,学生明白。”
“去吧。”郑夫子摆了摆手,让她进去。
女帝登基后郑夫子便进了国子监教书。女帝颁新令,下昭令使国子监招收女学生,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郑夫子教的弟子不止三千。
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可偏偏遇到了翁轶。
走神、顶嘴、逃课、书上乱画……不安分的事儿全给她做了。打不改,骂不听,说不成,郑夫子急的嘴角起泡。
哎~
郑夫子想起了翁轶叔父如今的处境,不去岭南也好,稳妥些。
——
王夫子还未到,这屋子里的气氛挺躁的。
这群孩子到底是年岁不大,沉稳不到哪里去。
马上便有人挤到翁轶身边问她,“你怎么不去岭南了?”
翁轶:啊……这……
小孩子不要问了啦。
洪同山与翁轶最是要好,原因可能是‘学渣相吸’,落到他人眼里就是翁轶这个孤女傍上了将军独子。
“你怎么不说话啊?”
洪同山见翁轶不回答,又加了些音量,引来许多视线。
翁轶清楚,洪同山只是单纯的傻而已。
“洪同山,她不是不去,是去不成了。现在谁不知道、哦,除了你,谁不知道她那个叔父……”
洪同山拍了拍脑袋,“胡锐慧,你把话说清楚,我听不懂。”
胡锐慧:“……听不懂算了。”
“行啦,胡公子,我叔父的事儿就不牢您费心,您还是顾好自家。”
岭南的事儿不简单,牵扯许多,户部胡尚书也脱不开身。
翁轶想把洪同山跟胡锐慧拉开。
她用力拽了洪同山的衣袖,洪同山纹丝未动。
翁轶:……
小胖子该减肥了。
胡锐慧横眉怒道:“呵~牙尖嘴利。”
“你怎么跟我兄弟说话的?!”
翁轶:虽然,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不是兄弟,是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