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有请?(1/2)
李泽一时间不知所措,问道:众爱卿,至于救灾一事,你们有何打算?
不知丞相和大将军做何打算?
在这方面的政事,陈成是最有发言权的。
陈成道:回陛下,由于济宁灾情事发突然,臣等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计策。
李泽问道:丞相为什么没有太好的计策呢?难不成一个小小的灾情就难住了我北离的文武百官?
大殿内所有大臣的身子骨都微微的低了不少。
陈成道:由于前些年灭掉了宁国,我朝已经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
现在百姓们都在生休养生息,国库实在没有太多的钱粮了。
并且济宁重镇方圆数百里。国库真的捉襟见肘了!
这几年,财政方面一直不太乐观啊!陛下,难道你忘了吗?
李泽坐在龙椅上愣住了,雾草,这才刚穿越当皇上。
国库没钱!这也太蛋疼了吧!
李泽立马冷静了下来,揉着脑袋努力想办法。
[其实大店内的文武百官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没人愿意当出头鸟,没人愿意先拿钱出来,去填救灾这个大坑。]
过了一会儿,李泽想到了什么。
李泽拍桌怒道:既然国库没钱,那咱们也不能苦了灾区的军民啊。
既然各位爱卿都不愿意出来表态,那朕就表态了。没钱咱们就想办法搞钱。
传朕旨意,向京城内的富商大户们借钱借粮。朕只限三天的时间,那帮富商借粮借钱还好说。
有不借的直接抄家。
这三天之内有捐钱捐粮的,助国救灾的,并且捐钱捐粮过十万两和过万袋的。
皆可封侯!没什么事就退朝吧!
李泽再次怒拍龙桌。
李泽的铁腕措施让满朝文武震惊。
为了救灾的钱粮,陛下竟然都卖官封侯了。
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礼部尚书站了出来,说道:陛下,陛下,此举不可。
如若这样,那人人接口封喉了呀,望陛下三思啊!
李泽反问道:张大人的意思是说,你家还有多余的钱粮?
并且谁告诉你朕封的侯是有实权的呢?
既然你第一个勇敢的站出来,张大人何不捐献点出来呢?
众爱卿的小心思,难道朕不知道吗?
朕真不想搜刮诸位爱卿的家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有人想逼朕这么做。朕何乐而不为呢?
张大人,我问你用无实权的侯爵换救灾钱粮。难道很不划算吗?
要不把朕,皇后,太后。修陵墓的钱给捐出去吧。我认为晚几年再修也没啥大问题。
[李琳以前在地球上也看过古装剧中的救灾的场景。大臣没钱,那现实吗?绝对不可能。]
李泽已经对百官们很仁至义尽了。并没有把邪恶的手伸进百官在钱袋子里。
国库没钱,很现实。百官们没钱,绝对不可能。李泽打小看古装剧,对于文武百官们研究的挺深。
文武百官不可能都是清官吧。
百官的纷纷跪地道:陛下三思啊三思啊陵墓不能不建啊!
李泽笑道:那用侯爵换救灾钱粮众爱卿可有异议?
迫于李泽的手段和威严!
文武百官们不敢不从,齐声道:臣等附议。陛下圣明。
[毕竟前几年,李泽登基的时候都是以铁血手段把控朝政,把所有官员治的服服帖帖的。]
毕竟除了这种方法,最直接最可行外。
还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举措了。
百官们暗地里小声嘟囔:陛下此举,有点狠啊!实则冲富商们借钱借粮。虚则借机打压一下富商呗!
李泽见文武百官们都很配合,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